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以稳定的前提下,有考虑说要把《流光》做成半月刊,或者重新再做一本新杂志。
      不过要不要做成半月刊或开新杂志,还得看七八月份这两个月杂志的销量。
      七月的反馈很不错,原来《流光》的销量每个月维持在八万册左右,连载了余笙的第一本长篇《蝶梦》后,销量没两天就一售而空,后来在读者的期待中加印了五万册。
      加印的五万册,也在一周后一售而空。
      这个时候,杂志的价格是三块钱一本,一个月销量十三万册,销售额才三十九万。这里面的销售额,扣掉纸张印刷成本、作者的稿费和分销商赚的钱,杂志社每个月还真没多少剩余。
      余笙原来就在这家杂志社上班,跟副主编的脾性相投,倒也没想着去换一家杂志社合作。
      副主编答应她,若是八月的杂志销量能突破十五万册,就给余笙刊登在杂志上的稿件的稿费加到千字一百块钱。
      加价后。
      她一个月光连载两本长篇三万字,就有三千收入。
      加上在其余杂志上刊登的散文、短篇小说、短篇故事,七七八八算起来差不多能有保持四到五千块钱一个月的收入。单行本的钱另算。
      司柏勋一个月才不到两千。
      余笙对这个收入,表示还算满意。
      跟主编讨论过细节后,余笙便很快同意了主编的策划方案。
      通过连载,得到读者的反馈,杂志社会根据反馈信息做出调整,确定小说单行本出版的首印册数,然后展开对应的宣发工作。
      单行本的首发被从两万调整到四万册。也就是说,余笙能拿到第一批出版的稿费有三万左右。
      七月的《流光》发行后,样刊同样是寄到帝都余家的。
      余笙想看,还得自己到街上报刊亭去买。
      买了五本放在家里,自己看和收藏。
      司柏勋知道余笙买了杂志,偶尔会想拿来翻阅,但他通常看几行就不敢继续看下去而搁置在旁,也不跟她进行讨论她的作品。
      她的文字,让他心疼。
      上次给她修复被司丽娟撕破的稿件,他看过她的完整作品,字里行间的悲悯与放空,令他难过。
      他不想去揣测,她为何会有这些成熟又豁然的心态。
      她本不该这般成熟。他不敢去想,是什么促成她内心的成熟与豁达。
      就看几行他都能看出她作品很有灵气,但也因为没有出版过单行本更没有成为受欢迎的畅销作家,所以她并没有什么名气。
      听余安说,她这些年的稿费还不够她自己挥霍的。
      不过司柏勋很为余笙感到自豪,能靠文字赚钱,就是很厉害。
      余家人不怎么赞同她做这个,大抵是因为她跟祁煜分手的这两年过得很荒唐吧。很多人又觉得她的灵感来源于生活,那些荒唐颓靡的生活,给她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怕她无止境的荒唐下去,余家长辈才反对她沉迷写作的。
      想起余笙曾经为谁而荒唐颓靡,司柏勋的心里又是微微一痛。
      她笔下所写的人,又是不是都是那个人的身影。所以,他不敢看她的作品,怕看到有关于祁煜的描写,他会嫉妒得发疯。更怕窥探到她的心里没有他,那他会难过得想要死去。
      想到这些,司柏勋便就有些难过。
      他的幸福,是他抢来的。
      若是当初傅佳沛逼婚时那个人在国内,余笙肯定就不会嫁给他了……
      司柏勋心里在想什么,余笙完全不知情。
      她每天都在开开心心的看着司丽娟的笑话,专注的进行着自己的创作,然后等司柏庭回来。

第52章 司柏庭回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