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9章 一零九 春节期间扩展的生意[2/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墟日”,来县城生活了半年、并且住在县城唯一的市场附近的何晓军,当然就见过多次,所以,对红姨描述的新年热闹情景,他还能想像得出。
      在何晓军的印象中,热闹情景的画面,一是熙熙攘攘的游人,一是声嘶力竭的小贩。不是吗?每个的热闹情景,就是各类小贩做生意的最好地方。
      何晓军想到的、准备在新年做的生意,就是像他前世那时一样在热闹的地方摆的小摊档生意。而且,他要做有是小食的小摊档生意。
      春节前几天,在人们纷纷赶来县城买年货回去过年的日子,县城几处热闹的街头,不知何冒出了一些不大、却很精致的摊档,这些的摊档,卖的是一些熟食。
      这些卖熟食的摊档,卖的食品主要有三种。其中一种是城里的人基本认识的食品。另外的两种,却是县城的人都没有见过的新奇食品。
      县城的人都没有见过的两种新奇食品,一种叫烤香薯,一种叫鱼蛋。
      香薯,是海山的特产,一种黄肉的、个头不小的、煮熟之后肉??且香松的农作物。
      香薯这个东西,相信那个年代的海山人都吃过,不过像目前这些熟食摊档这样做法的香薯,就没有人吃过了。
      原来,在何晓军的前世时,乡下有一种叫“?h窑”烹调法。这种烹调法,是在田里用块状的泥巴叠成一个窑状,然后用火把窑烧红,熄火后,再把番薯等食品放入窑中烤熟。
      用此种方法烤出来的香薯软糯松化,口感极好,并且香薯烤?h时吸取了泥土的芳香,加上自身的香味,更是香气四溢。特别是在隆冬时节,吃上一条热的烤香薯,让人好像从口中注入了一条暖流,全身舒坦。
      后来,有人把这种只能在乡下做的烹调法,搬到了城里头,就是用汽油桶在桶内糊上泥巴,再把香薯放入桶里烤熟。
      何晓军就是借鉴了这种的方法,用竹子和水泥做了个大桶,桶内做成炉状,分两层,下面用煤烧火,上面用成块的泥巴叠成一个窝状,放入香薯后再用泥土盖着,让烧热的泥土间接把香薯烤熟。
      鱼蛋,也叫鱼丸,是一种用鱼肉与粉制作成丸状的食品。
      在何晓军的前世时,鱼蛋这种食品,发展到了用机器批量生产。但在当代这个人还不怎么吃鱼的年代,这种食品则还没有面世,至少,何晓军在海山没有见过。
      熟食摊档的鱼蛋加工很简单,就是把一串串用竹签串好的鱼蛋,放入一锅的浓汤中滚着,谁来买就抽一串出来给顾客。
      考虑到了单独卖一种鱼蛋显得品种单一,而且,何晓军也要给他自己的招牌卖广告,他就在那锅滚鱼蛋的浓汤中,加入了猪杂串、牛杂串等品种。
      这些猪杂、牛杂,因为是何晓军的摆摊档在县城率先做起的,而且,现在那大名鼎鼎的“好味道”餐馆还在经营,所以,城里的人几乎都认识这些食品,并知道它们的来源。
      而且,有心的人,只要一看这些突然冒出的熟食摊档,那竹子制作的风格,还有也冠了“好味道”名称的招牌,已经知道这些摊档与这半年来在县城饮食界声名鹊起的何晓军有关。
      没错,这些的熟食摊档,就是何晓军与陈村的人联手经营的一个项目。
      摊档的食品原料由陈村的农场提供,摆摊的人也由陈村负责,食品的制作和整个经营的运作,则由何晓军的餐馆负责完成。
      何晓军就是要用这些摊档,来大战这个春节,一是帮陈村消化产品库存,给陈村的村民带来收入;一是给自己也增添收入,把自己的生意名声推而广之。

第109章 一零九 春节期间扩展的生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