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7章 九十七 帮助陈村致富[2/2页]

铁肩柔情 古代机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鱼的上一阶生态循环物种,就是猪。
      何晓军的农场规划,在养鱼的水边既建猪舍养猪,又开辟田地种菜。这样一来,猪的排泄物部分能成为鱼的免费食品,部分能做种菜的肥料,而且,菜地近水边,也方便浇灌。
      何晓军的这个立体交叉农场规划,不要说陈村的人,就是把陈池老人这个见多识广的人也给震撼了。
      “金山”又称旧金山,英文名圣弗朗西斯科,后来的华人也称三藩市。此地在十九世纪中叶的采金热中迅速发展,海山第一代的华侨,大部分就是被“卖猪仔”到此地做劳工。
      由于此地出金,华侨就称其为“金山”,后来,为区别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改称“旧金山”。
      “金山”位于美国的西部,属于美国的农业发展重地,所以,“金山”那边有不少的农场。
      陈池老人在“金山”参观过不少的著名农场。但就是“金山”那般先进的国家,那些著名的农场,都还没有何晓军现在说的这个立体交叉种养法,所以,这叫老人怎么不为何晓军的先进认知而震撼?
      不过,陈池老人此时也在心中暗自庆幸,庆幸面前这个已经给了他n次震撼的年轻人,不久后就会跟他到“金山”去,而且能为他用。
      原来,在与陈池老人合伙做了生意之后,何晓军就向他提出了想去“金山”打算,让老人帮忙,极度欣赏何晓军的陈池老人,当然就爽快答应了帮忙。而且,他还以申请劳工的批准最快这理由,成功说服了何晓军,让他到“金山”后,就去自己的实业里帮忙。
      考虑到了自己不熟悉“金山”,在那边也没有熟人,为了有个落脚点,何晓军就同意了陈池老人的提议。
      在当时,办去“金山”那边劳工的进程,一般需用一年左右的时间,何晓军提出了这个请求之后,阿池老人已经让他的儿子在那边着手办理,所以,估计还有一年的时间,何晓军那劳工的申请就能得批。
      一个有机械底、有超时代的见识、还有生意头脑的人,还不是一个人才?所以,陈池老人当然就为自己的实业即将能网罗到一个人才而高兴。
      陈村的首脑在一通商议后,采纳了何晓军的提议,并马上在离陈村不远的一个深山里,找到了一个符合开何晓军规划的山?C,开建了一个何晓军规划的农场,开始专职帮何晓军他们养殖、种植那些餐馆的原料。
      为了管理这个规模不小的农场,陈村的村民分成了两拨,一部分人留下村里,负责全村的农活,而剩下的村民则长驻在农场里,负责种养的项目。
      陈村的农场上马之后,何晓军就多了一项工作,就是不定时抽时间到农场去视察一番,看看种养的进度与及把一些自己所知的知识传授给管理农场的人,保证农场的项目进展顺利。
      农场在何晓军这般的竭尽全力扶持下,当然很快上了马,并渐渐步入了正轨。
      为了促成农场的上马,也为了早日解决餐馆的原料需求,何晓军让陈村在新建农场首期的养殖项目中,集中了村里各家各户养殖中的鸡和猪,都投放其中。这样,一些本来已经成年的禽畜,很快就能出产。
      在农场成立一个月后,农场已经开始供应何晓军他们餐馆原料;两个月后,农场已经能够满足何晓军他们的原料需求。也是从那天开始,农场每月最少为陈村的村民带来了每人一块大洋以上的额外收入。
      就是每月稳定有一块大洋的收入,在当时的农村已经绝无仅有,所以,陈村的人,都对那个曾经救了他们的村、现在又富裕了他们生活的何教头,感激铭刻于每个村民的心中。
      当时的陈村村民万万想不到,何晓军这个曾经的村子教头,为他们带来的利益,还远远不止这些。
      当然,那是后话了。

第97章 九十七 帮助陈村致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