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算的,就按何晓军现在的摊档每天纯收入是一人一块的银元,买下了小楼之后,他的生意就扩大了一倍有多,保守计算,扩大后的生意,每天起码应该有每人两块的纯收入。如果以生意的总收入来算,这栋小楼的价格,也不过是相当于何晓军他们生意扩充后,三个多月的收入,或者说,是何晓军一人半年多的收入。
辛苦半年,就能得到一栋的小楼,这笔账,怎算也算得过呀。
陈池老人算这盘账的同时,何晓军在心里也算着另一盘账。
按历史的运行轨迹,还有两年多的时间,日寇才侵略到他们这个地区,而日寇入侵到他们这边陲的海山,更是四年后的事。只要抓住时机,在这两、三年之内,能挣到足够自己与阿梅她们到国外谋生的钱就行。
按陈池老人的算法,就是自己一个人承担起小楼,也不过半年就可以消化负债,然后再用两年半的时间,挣自己与阿梅几人去金山的船票,应该问题不大。
至于这座小楼呢?既然已经赚回来了,就算以后在战乱中毁了,那也不会太心痛,如果能幸运地保存下来,那自己就多了一个永久性的产业。更重要的是,这栋小楼,起码现在能给他一个挣钱的机会。
打过了这个算盘之后,再加上陈池老人借钱的承诺,何晓军马上决定买下这个小楼。
当即,何晓军召来了大牛,对他说明了自己的意图,然后问他:“大牛哥,我们的摊档至今已经开了两个多月,共挣到了一百八十多块的光洋。这份钱,我们一人一半分。现在,如果你愿意跟着我投资,我们就把这笔钱全投进去,如果你不想投资,那我就不动你那一份钱。”
一直来,何晓军都提出把大牛的那份钱给他自己保管,但大牛不但不肯收何晓军的钱,还对他说,自己当帮何晓军打工,只要给他一顿吃的就行,所以,大牛一直就没有管自己有没有钱,有多少钱。
在大牛的心目中,如果不是何晓军带他出来县城,他又哪有这个开洋荤的机会?现在他能在县城落脚,还能吃得好、喝得好、过得也踏实,都是托了何晓军的福,否则,就凭他的本事,又哪能在县城站得住脚?所以,大牛一直来,就当自己给何晓军打工。
而且,大牛也心知肚明,这个摊档,包括修车和修钟表的生意,靠的是何晓军的魄力和技艺,他大牛只是出点牛力而已,所以,一人吃饱就全家不饿的大牛,从来就没有想过,何晓军这个自己的偶像,竟会分这么多钱给自己。
听到了何晓军要把一半的身价分给自己时,大牛急了。打死他也不会收这与何晓军同等数目的钱,所以,他的脸色马上变了,对何晓军嚷道:“阿军,你还当我大牛是不是兄弟?如果你当大牛是兄弟的,你就不要提钱的事,我大牛早就说过了,你只需管我吃的就行,不用给我钱,那钱,是你阿军的,你喜欢怎用就怎用,不关我大牛的事。”
何晓军没有跟大牛嚷,心平气静地对他说:“大牛哥,大家出来一起做,当然要讲究公平,收入平分,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何晓军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性急的大牛给打断了:“阿军,这个摊档是你支撑的,我大牛只出了点牛力,何况,我大牛现在也不需要用钱,这钱,我死都不会要,阿军你再说,我就与你反脸。”
何晓军还是没有着急,不过,他也没有再与大牛纠缠在钱的问题上,而是直击大牛的死穴,说到了用钱上来。
“大牛,虽然现在你可能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用钱,但以后呢?你就不想想,如果你没有钱,红姨会跟你吗?”
说到了红姨,大牛这个汉子马上蔫了下来。
原来,憨厚的、一向没心没肺的大牛也有心事,他的心事就是暗里喜欢上了“醉香楼”的老鸨红姨。
第74章 七十四 憨厚的大牛也有心事[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