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在何晓军来到了异世后的第二个月,他就开始跟大牛练兵器。
何晓军跟大牛练武时,还有一个人也跟着他练,这人就是汉哥的儿子、也是何晓军的干儿子小虎。
小虎今年差点十岁,长得虎头虎脑的甚是得意,而且人也机灵,比如每到练武的间歇,他就会赶紧拿过装水的葫芦,给何晓军这个“契爷”喝,所以,也得到一向就喜欢孩子的何晓军喜爱。
小虎的父母汉哥与汉嫂都是身强力壮之人,加上村里的田本就不多,所以,小虎不用像那些家里劳力不足的孩子那样,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整天有的是时间。
自从认了何晓军做“契爷”之后,不知是否因为仰慕他那英雄事迹,还是见他的人随和,小虎就成了他的跟屁虫,反正在整个的白天里,无论何晓军到哪,他就跟着他的屁股到哪。
见到了何晓军跟他的大牛叔练武,而且练得有声有色,小虎那小孩子的跟风心性上来了,也跟随着何晓军这个“契爷”一起练。
后来,汉哥见儿子喜欢,而且也考虑到学武能健体强身,就索性请族长太叔公出面,割了两斤肉和打了一瓶好酒,让儿子拜大牛为师跟他练武。
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求到,大牛当然就不会为难,收下了小虎这个徒弟。
由于一起跟着大牛练,何晓军与小虎间的话也就多了,每到练完一个套路间歇时,两“父子”都会说上一些的共同话题的话,比如:如何才能钓到青蛙,哪些的小鸟能吃等等。
一天,何晓军无意中问到了小虎认不认字。小虎告诉何晓军,陈村里的小孩没有一个认字的。
何晓军不由好奇了,因为那时的人,都抱有“官自读书高”的思想,所以一般的村子,如果像陈村这样有这么多孩子、而且也不算穷到揭不开锅的村子,都会请个私塾先生来教孩子读书,为什么陈村没有呢?
何晓军向小虎了解后才知道,村里原来有个私塾先生,就是教阿梅她们那个,这位私塾先生在十多年前过世后,村里也曾向外请过几位先生,但外面的人不是嫌这里远,就是嫌这里偏僻,结果一个也没有留住,这样,村子里的孩子,就都不认字。
听了小虎的话后,何晓军生出了一个念头,就是在与陈村的教头合约剩下的一个月里,给陈村的孩子做一个月的教书先生。
何晓军之所以生出这样的念头,因为他现在的这个教头已经有名无实,每天基本就没事干,让他老有白领了村里工资的感觉,所以,他想为村里出点力,好对得起村里给他出的那份薪水。
反正,教头也是教,教书也是教,出些力,能换一个良心好过也不亏呀。
而且,何晓军还有另一个想法,就是那个年代用的字,是还没有简化的汉字,这些字他能认,但却不会写,所以,他也想通过这个机会,学会写一些常用的字,好应付未来的日子。
何晓军把这个意思跟族长太叔公说出之后,太叔公迟疑了一下,说,兼职教书的事他没有意见,只是原来的合约中,何晓军并没有这份义务,所以,他问何晓军兼职这份差事,要多少薪酬?
古人的“诚不欺我”,让何晓军大叹“世风正古”,他忙对族长说,现在教头这份工的工夫不多,让他闲得心中不安,所以,才想到了为陈村做一点事,这份兼职的薪酬不另支,就包括在教头里面。
太叔公不好意思地说道,何晓军为村里做的已经够多,他的那份薪酬是他应得,既然又为村做别的事,就得另支薪酬,否则,会让人说陈村。
何晓军连忙说,自己是自愿的,只当送给陈村的孩子一件礼物,不需要薪酬。
最后,太叔公虽然被何晓军说服了不加薪酬,但他却决定给何晓军加伙食,让这个给村里无私贡献的人,吃得更好。
就这样,何晓军即日开始,出任了陈村的教书先生。
第45章 四十五 兼职私塾先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