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章 拨乱反正[1/2页]

都市老中医 杏林郎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众中医们听得啧啧称奇,也有知道的,但也是听得津津有味。知道李医生没说完,全部都没说话,等待下文。
      李昊喝了一口水,继续说:“要说擅用附子,郑钦安先生并不是第一个,第一个是我们中医的祖师爷,张仲景先生。你们可以回去看看,伤寒论113个方子当中,使用附子的方子有多少?剂量又是多少?历代注解伤寒论的医学家太多了,但是在我看来,深得仲景先生真传的,也就寥寥无几的几人。而郑钦安则是这寥寥无几几人当中的佼佼者。
      世人都看到郑钦安先生姜桂附用的重,就叫他姜附先生或者火神派。其实先生在世的时候,还没有人称其为火神派,这个称号是后世的人叫出来的。为什么要重用姜桂附?不是他喜欢用,也不是他只会用。而是他临床遇到的很多患者大都是阳虚患者。你们听清楚,是大多,而不是全部。当遇到阴虚患者的时候,先生是直接清热去火的。
      但是现在的人,跟风、不追求阴阳实据,见人就用附子,而且是大剂量的用。这要是用对了,那还好。如果没有用对,那就是草菅人命。所以人们对于火神派是爱恨兼有!
      难道郑钦安先生就不懂的滋阴降火?
      我们首先要明白,人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扶阳?而不是瞎扶、乱扶。扶对了,自然身体健康。扶错了就是引火烧身!所以,我们在遇到任何病人的时候,先要判断这个病人是阴虚还是阳虚。阳虚,直接扶阳。阴虚,那就得滋阴清火。”
      “老师,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呢?”一个高个子医生问。一边拿着笔在本子上记录!
      “气有余便是火,火旺者阴必亏;气不足便是寒,寒甚者阳必衰。总结起来就是三十八字。(阴虚者,身轻恶热、张目不眠、语音洪亮、口臭气粗;阳虚者,身重恶寒、目瞑嗜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李昊答道。
      “原来是这样!火神派并不是杂书,也不是胡编乱造。”
      “对对对,都是一些学了一点点就拿出来招摇撞骗的。误会了扶阳派!”
      “这些人实在是太可恶了,根本不配当医生。”
      中医生们议论纷纷。
      看着众人群情激昂,李昊突然眼眶一湿。多少年了?大众对郑钦安医学误会了多少年了?他真想把这一刻告诉自己恩师知道。恩师余伯礼对郑钦安的《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三书极为推崇。只是在他那个年代,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他是误入歧途。但是恩师一直坚持着,直到去世也没有改变初衷。
      而自己能够在行医路上遇到楚云飞,也算是幸运的。楚云飞虽然不太懂中医,但是很相信自己,从来不过问自己附子用了多少?只要没有了就买。
      还记得有一次跟楚云飞讨论郑钦安,楚云飞说了一句让他至今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医圣者,张仲景一人耳!深得仲景医学者,郑钦安一人耳!将附子用到极致而精者,李医生一人耳!”虽然知道最后一句话是在高抬自己,但是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来形容楚云飞,却是最恰当不过。
      从李昊2006年接触郑钦安

第34章 拨乱反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