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三章 豆腐[2/2页]

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 楚天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因为淘汰了一大半厨子,场地范围缩小,外面围观的百姓比上一场更能看清厨子的一举一动,当厨子的大多是男人,两个厨娘在一群汉子中很是显眼,而梁十七那挑菜的架势更是引人注目。
      有人摸不准头脑,就问:“她挑这么多菜,用得过来吗?”
      “要我说,这女人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做事没个章法,估计是连比试的规矩都没听清,把四道菜当十道菜了。”
      “我看你才见识短,你知道那人是谁吗就张口胡来,客来轩听过没有?梁十七晓得不?她可是能做出一品豆腐的人,还会怕这种题目?我看啊,今天的第一名没什么悬念,不出意外还是她。”
      什么客来轩,什么梁十七?
      有些地方消息闭塞,又远,未必听过客来轩的名头,先前说话的人约摸是刚来的,不然不可能不知道梁十七的大名。
      短短几天时间,梁十七先是以一挑三,把周家和金膳堂的脸打得啪啪响,掀起全城赌局,让无数老饕和赌棍为她哐哐撞大墙;又以绝对的优势稳坐百人厨艺大会第一场比试第一名的宝座,脚踩蓬莱阁,拳打醉霄楼,听着就爽!
      街头巷尾谁不议论,没听说过的不是外来人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人。
      饶是身边数位百姓激动讲述,那位仁兄依旧不以为然,觉得他们的话有些夸大其词。一个厨娘而已,说的天花乱坠,她再怎么会做菜,也不可能把豆腐烧成肉的味道。
      朋友,那是你没吃过客来轩的一品豆腐,要是吃过,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见他坚持己见,其余人也不再多说,坐等他被梁十七打脸。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比试正式开始。
      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般做四道菜是绰绰有余,但如果是要做烤鸭烤鹅这种耗费时间的硬菜,那时间肯定赶。
      这时候,厨子们又有点侥幸起来,做豆腐可比那些菜容易的多,至少不用担心来不及完成这种问题。
      但有这些想法的厨子中,不包括梁十七。
      两个时辰,对梁十七来说还是有点紧,因为要熬高汤。
      她打算做组庵豆腐,鲜虾酿豆腐,口袋豆腐,文思豆腐。其中做法最复杂的要数口袋豆腐,而时间最久则是组庵豆腐,若非如此,她原本是打算做一品豆腐,而非文思。
      起火烧水,先是熬制高汤。
      组庵豆腐是组庵菜,属湘菜系,这道菜是将一个普通食材做到了极致,光是熬制高汤就得用上八种食材:猪皮,猪骨,牛骨,瑶柱,猪蹄,鸡,鸭,火腿。
      没有火腿,但是董家神通广大居然弄来了腊肠,梁十七便用腊肠代替火腿。
      料放下去后慢熬,要熬到汤汁黏稠浓厚,色为金黄为上佳。
      她盖上锅盖,再来处理豆腐,豆腐去除老皮,留下嫩的部分用干净纱布包裹,用力挤压,挤压出来的豆腐泥,再往里面加入鸡茸,鱼茸,肉茸,鸡蛋清,搅拌均匀重新蒸成豆腐的模样。
      这步难就难在剁茸,肉茸必须和豆腐一样细腻,搅拌后才能还原成豆腐的样子,不然,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着实影响美观。
      而且,若是肉茸不够细腻,很容易破坏菜的口感,导致味道失衡,这是梁十七说什么也无法容忍的,好在她不是独自参与比试,吴贵和刘万有的是力气,剁茸不在话下。
      梁十七把这活交给他们后,转身切到另一道菜,鲜虾酿豆腐。曾经,梁十七在客来轩做过酿豆腐,虽然少了鲜虾二字,本质还是差不多的,不过是将肉换成了虾。
      豆腐和虾的搭配稍显素淡,但不失鲜味,她这般选择是因有组庵豆腐在前,再来一个酿豆腐,味道会有些重合,不如用虾来得新鲜。
      酿菜主要是将肉类或者其他原料填充或夹进蔬菜和豆制品中,然后用煎或蒸的方式烹饪,像是酿苦瓜,酿青椒等。
      这道菜做起来并不难,且省时,无需半个时辰便能做完。梁十七剥出鲜虾仁,剁成虾胶后便放置在一边不再管,等后续用的时候再说。
      紧接着,是最为复杂的口袋豆腐,这道菜真的是把豆腐吃出了花儿来,口袋豆腐是川地的一道传统特色汤菜,成菜后,用筷子提起,形如口袋而得名,属于高档宴席上的一道菜。
      这道菜梁十七前世学成后也就做过两次,做这个菜很讲究,工序又繁复,所以梁十七很少有机会做,早在听到以豆腐为题时,她就决定要做这道菜。

第二百二十三章 豆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