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五章 杨氏驿邮[2/2页]

食色生香,一品美味小厨娘 楚天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崔钰吃过的口味更丰富些,州府地区会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但看崔钰说起时一言难尽的表情,想必被在乞巧节上有过不怎么美好的回忆。
      杨鸿云更直接,没吃过,那时候他还在青山村被王氏压迫,哪来的福分吃巧食,能吃口饼就不错了,点心是奢侈之物,他吃的都是麦麸和粗面,连香喷喷的米饭都少有吃到,要不是他会打猎经常烤野味加餐,指不准就饿死了。
      梁十七:“……”
      她拜托崔钰让崔府的厨子做几样巧食过来,好做比较。
      杨鸿云却道:“我去吧,顺道,我跟子桓有事商量,最近都会去崔府。”
      “也行。”
      说实话崔钰也没工夫来回折腾,他要监督工匠翻修,待翻修完还要装饰,桌椅等物也要订做,忙得脚不沾地,恨不得一人掰成两人用。
      相比之下,林阳泽倒是店里最轻松的那个,就是整日提心吊胆梁秋和找上门来。
      但一连过了七八天,也没听闻梁秋和的动静,小厮来报,说她尚在梁府之中,偶尔会去宾鸿楼看一看,宾鸿楼的生意并无起色,伙计被她开了大半,郭大川还在,似乎与梁秋和达成了什么协议。
      梁十七没将梁秋和放在心上,杨鸿云更不在意,他连老丈人都打了,不介意再多揍一个小姨子。
      六月十八,风高气爽,云层如棉絮漂浮遮掩住大半炙热,又不会太过憋闷,是难得的好天气。
      有两个府衙巡卫在石门镇和汉口县人流最多的地方张贴告示,不多时,好事群众纷纷围观,有识字的人念出上面写的内容。
      “杨氏驿邮……咦,驿邮是何物?”
      待他把上面的字念完后,有人见他捏着下巴百思不得其解,便问:“这位公子,上面所说何意?”
      “哦,上面说,从六月廿十起,杨氏驿邮将会在石门镇和汉口县等多地设立据点,街上但凡穿着刺有杨氏驿邮红色麻布罩甲的都是他们的伙计,杨氏驿邮折返周边村镇,第一天无偿送货,只要你去他们的据点,便可让他们替你带信送货,还能买物品。”
      “还有这种事?他的做法岂不是和驿站一样?”
      “听起来是差不多,但驿站路途遥远,只在州府设有,而且驿站只传达官府密令,咱们老百姓可花不起那个银钱。”
      “按你这么说,这个杨氏驿邮倒是还挺便利的?”
      “这我哪知道啊,要不你去试试?”
      “……”
      看热闹的人多,不过半天时间,杨氏驿邮的消息便传遍了石门镇,亦传遍了周边的村镇,汉口县人多地广,隔天连万里书院的学子都知晓了此事。
      宋元良摸到崔桓身边坐下,见他在抄书,便压低了声音问杨鸿云:“伯晏,那杨氏驿邮是否跟你有关?”
      “怎说?”杨鸿云头也不抬,笔尖沾了沾墨水,继续写功课。
      见他两如此用功,宋元良也不好再嬉笑玩闹,边翻开课本边说:“直觉,你最近和子桓一直神神秘秘的,我就猜到你们定是在策划些什么,不过放心,我不会说出去的。”
      崔桓放下笔,轻轻吹干墨迹放置一侧,笑道:“说出去也无妨,届时说不定还需要子善你帮忙多多宣传。”
      宋元良拍拍胸口:“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明日恰好休沐,我和同窗们一起给你们捧场去。”
      杨鸿云道谢:“那不如去客来轩,我请客。”
      转眼到了第二天,天微微亮,石门镇三条主干街道上都搭起了凉棚,旁边竖起一块牌子:杨氏驿邮。
      凉棚内供应桌凳茶水,两张四方桌并排,桌上笔墨纸砚俱全,坐着三个人。
      然而半天过去,莫邢心事重重地回来跟杨鸿云禀报:“公子,都三个时辰了,来问的人倒是多,但都没人要驿邮送信,这样下去,今天的生意算是空了。”
      彼时杨鸿云正在后院给梁十七择菜,他将择好的菜漂洗干净捞出,整整齐齐码在笸箩里,动作老道行云流水,一看就知道没少干活。
      “一天还没过去,急什么。”倒掉水,洗净手后,杨鸿云把笸箩放置在厨房的案台上,跟梁十七知会一声,便撩开门帘往二楼走去。
      莫邢:“……”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呸呸呸!他才不是太监!

第八十五章 杨氏驿邮[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