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8章 司徒英的焦虑[1/2页]

属于你的那一缕阳光 韩太明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那么,问题就来了,半夜里谁会冒着迷路被抓住的危险跑到司徒冢村去偷一只鸡?只有熟悉村里道路知道谁家人口单薄等情况的人才有可能做出这种事情。
      为什么要偷鸡?很自然就会让人想到有人在寻找食物。结合司徒建东曾经偷过司徒风老人的鸡这件事,很容易让人想到魏强东的身上。
      老车就是听了司徒风的话,做出了上面的分析。我觉得,老车的话是靠谱的,只是老车的提议没有被上面重视,他也是想发一下牢骚才对我说了这件事。”李发财道。
      “这种专业上的事情,你还是不要掺和了,现在我就头疼,怎么做好司徒英的工作。他已经享受最好的处遇了,就在前两天,司家村的村主任和书记都被我请了过来,他们表示,司徒英倒塌的房子,村里会帮助重新盖好。
      当地政府也拨出一部分专项用款买了建材。同时,他的媳妇在各方面的关注下,得到了很好的治疗,现在已经可以说话了,还恢复了右侧肢体的部分行动能力。只是,司徒英仍然一言不发,看他的表现,十分焦虑,坐卧不安。他又钻进了牛角尖。”杨喜明有点无奈。
      李发财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也不能太着急。司徒英的遭遇让人同情,但是,我们这里毕竟是监狱,要充分考虑到方方面面。特别是和他相似情况罪犯的心理承受能力。”
      杨喜明一拍床沿:“问题就在这里!所以,我才想到要召开一个亲情互动大会,刚才得到苟新瑞的启发,不如直接来一个亲情倾诉接见座谈会,这样或许起到的效果更好一些。”
      李发财沉思了一会道:“马克思说过,犯罪是人的社会化失败的最高表现。他还特别提到: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所以,罪犯们不应该形成统一的监狱人格,而是要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监狱的罪犯人格个性化,这是咱们监狱进行阳光工程的一个基础理论。我认为,你的这个做法很好,所有的罪犯,不分处遇层级,不论刑期管制和管教级别,甚至暂时性的开放分开关押,谁心里有疙瘩,给他一个倾诉的机会,应该起到事半功倍的改造效果。
      哈哈,监狱长,我怎么觉得您老人家是在向我汇报工作呢?而我正在对你下指示。哈哈,真好玩!”
      这家伙,前一刻还像一个哲学家在引经据典,大谈马克思关于罪犯犯罪根源的理论,下一刻就又恢复了他嬉皮笑脸的本色。
      杨喜明没有搭理李发财,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虽然李发财的话大而化之,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建议,但是,让杨喜明受到很大启发。
      监狱法有明文规定,监狱的各项制度已经看上去十分细化和科学,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都很先进,阳光

第148章 司徒英的焦虑[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