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有些害怕,不明白这么多人怎么就把自己给捉住了,顿时有些语无伦次,不过还是飞快的回了一句。
“我不知道,这都是村长大人说的。”
小子被吓的直接甩开了胡县令的手,一溜烟的跑了,七拐八拐的竟然很快就没了踪影,当然,是往山上跑了。
赵三叔着急麻黄的赶了过来,就听见小子飞快的把责任推给了自己,让人发火不是,欣慰也不是。
赵三叔定睛一看,认出了胡县令和苟同知,只苟同知的印象不太深刻,不免又多看了两眼确认。
“诸位大人,小民就是赵家村的村长,不知道几位大人找小民有何事要询问?”
赵三村赶忙对着三人行礼,直接跪在了地上,很巧妙的跪在了三个人的前面。
原就是胡县令管辖之内的事情,楚锦航也没越俎代庖,直接将所有的文化都丢给了胡县令,让胡县令去问。
赶鸭子上架,胡县令有些语塞。
“赵村长,我且问你,秦家在你们赵家村生活的如何?”
胡县令拿捏不准楚锦航的心思,也知道秦亮一家在赵家村的待遇似乎有些过了,不免心思就开始揣摩起来楚锦航的用意了。
只,胡县令自己都拿捏不准楚锦航的心思,跪在地上的赵三叔就更拿捏不准了。
实在是秦家本就是罪民的身份,胡大人的意思,是在责备他们赵家村没把人给看住了,让人跑了,还是质疑他们做的太过?
这个尺度,找村长不好拿捏,特别是这里边还有一个他没有见过的大人。
赵三叔在村里当了三十年的村长了,心里也不止农民的淳朴,否则也不会当了这么多年的村长。
“大人,秦家乃是戴罪之身,我们赵家村子的百姓都是良善之人,邻里之间有些别扭,也是没有办法的,秦家,在赵家村,也还过得去。”
谁家都不愿意和罪犯交好,恨不得躲得远远的,秦家被排斥,也是毫无意外的,不能怪别人是不是?
邻里相交,难不成还要掐着大家的脖子让大家交好?
生活过得去,怎么样的过得去的法?这就不是他这个村长的该管的了。
胡县令不傻,见赵三叔竟然跟自己耍小聪明,也就不拐弯抹角的问了,直接问道:“我问你,秦亮说秦家的山地赋税,是水田的两倍,你可是这样从秦家收赋税粮食的?”
秦亮闹僵起来的,就是苛捐杂税。
胡县令没有看过赋税的账本,就算是看了,也不过是把握着数目上没有问题,若是挨家挨户,他可查不过来。
“大人,流放之人的赋税,就是这样征收的,可是有不对的地方?”
赵三叔想了想,并未觉得自己征收赋税有什么不对。“秦家是犯罪之身,因为州府大人良善,将秦家打回了原籍,虽然赵家是被恩典到了原籍,但是赋税是普通人家二倍,也是按照戴罪之身收取的。”
秦家这还算是好的呢,若是被流放到
第337章 盘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