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大的事情,传到江南,就算是他们不做什么,江南的巨头也会替他们做些了不得大事,总是杨知府不会被撤,其他小官小兵,也会成为替死鬼儿。
楚锦航并不想让自己沾手,不然他就活不长久了。
尽管他是第一次为官,也明白“名声”二字从何而来,女人注重名声,书生注重名声,当官的他们,也注重名声。
若是以后他的身上被贴上“煞神”的标签,想来他会死的很年轻吧?
不过被当成出头的钻子,樊大人的脸色就不太好了。“楚大人,您可真是好算计,难道您就不怕江南樊家,根本就不想沾手这件事情?”
损害世家的利益,比损害圣上的利益还要艰难,樊大人讥讽的瞧着急功近利的楚锦航,暗叹果然还是太年轻了。
樊大人自认为很清楚樊家老爷子的性情,这种事情,樊家是不会沾手的。
“樊家老爷子是历经三个朝代,从不允许家族子弟沾染官银的事情,我就算是亲手将官银拿到老爷子手上,老爷子连眼睛都不会眨,你觉得,樊家,会成为你手中的刀?”
楚锦航与其将官银送给江南樊家,还不如将银子直接送到京城里去呢。
他可是听说户部尚书姚大人对银子的看中程度,可是比那些贪官儿还要厉害,楚锦航不会是不想依靠姚大人吧?
樊大人觉得自己真相了,都说楚锦航是少年英才,小小年纪不仅比别人聪慧,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今去了高门大户妻子,急切的想要摆脱吃软饭的心思,也是情有可原。
“江南世家,底蕴充足,根本犯不着沾手官银,更何况,私藏官银乃是大罪,世家子弟的脑子,也比楚大人想象的更加拎得清。”
“樊大人说的极是,世家底蕴强,的确不会打官银的主意,可樊大人能够保证,樊家,就真的没有沾手官银之事?”
楚锦航笑的阴险,也让樊大人的面容变了色。
只见楚锦航从将书房桌子上的一个小盒子慢慢打开了,锦盒里面端坐着一枚银两的元宝,元宝的正中央,刚好刻印着一个圆溜溜的符号。
“怎么会!”樊大人镇定自若的情绪,瞬间土崩瓦解,樊大人不可置信的瞪大了双眼,想要将盒子里面的元宝抢过来。
楚锦航手快,将元宝掂量到了手上,露出了元宝底座底座与另外两个官银上刻印的字迹完全相同。
须知,官银务求精美制艺精湛,不能有一点点儿的下次,制造官银的模子,都是一模一样的,就如官银底座上的印记一般。
如今,他手上的这枚官银,分明就是在元宝的中心多了凹陷的标志,标志一旦刻印上,就足以说明这块儿官银是缺斤短两的。
即便一两个拿称称称不出来什么,但是,十个百个叠加起来,还称不出来吗?
至于那些不足分量的银水,哪去了?
&n
第136章 论心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