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官军的行阵里,有人捧着一卷黄色金榜,正一步一步的向宫门迈入。
“前天刚斩了一个,今天又来了一个,只希望他真能将陛下治愈才好,不然我们老百姓也别想安生了。”人群中不知谁牢骚了一句,顿时间就引起了怨声载道一片。
自从这征医的皇榜张贴以来,为功名利禄所吸引的各方侠医纷纷按耐不住的踊跃而来。只是这皇帝病来的怪不算,就连这病的本身也是怪得出奇,这些天来进宫施展独门秘术的郎中可谓是不计其数,可奈何还是寸功未见。当然,寸功未见事小,丢掉姓名和被无辜降罪才是事大。不得不说,名利这种东西永远都走在害人不浅的前端,经久不衰。
当然,牵连无辜诸人的事情赵怀他们是不会做,但不意味着他不想做,尤其是现在他们还借着萧皇后的名头办事的情况下,就算他们做了什么出格的事情,萧皇后也是难逃其责的。然而,这种出格的事情也不能太过,毕竟这皇后如今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世人还是有看在眼里的。他们可不相信皇后会趁皇帝发病之际趁机专权,东山再起。再者,如今的皇后可没有这个能力。所以这个时候皇后做到了她力所能及之外的事情,不是沦为傀儡为他人所用又是什么?
随着大批官军的远去,原本拥挤的人潮也渐渐流逝了起来。恰在这时,人们有意无意见避开的一条小道驶入了一辆那车,同时也送去了一道几乎完美的全角度视线。车上之人,白衣素裹,飘逸绰然,斜斜透出的目光,夹带着云淡风轻的凉意。
“小姐,现在是入宫还是如何?”赶车的男子回头对着车帘之后的人儿说道。
“进去看看也好,这样也能放心些。”车内,沈蘅单手撑靠在车窗前,挑合车帘上的一条缝隙,懒懒的说道。
沈蘅话刚落下,赶车人扬鞭抽马,却又听沈蘅的声音传了出来:“莫操之过急,现在进去也是无济于事的。”
沈蘅说完,车就停了下来。
“那公主认为什么时候合适?”赶车人也有些尴尬,莫说这是在人来人往的街头闹市,就凭这刺骨的凉风就让他十分的的不爽。等待是一种在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这个时候却泛起了淡淡的忧伤,这不是无法忍受,也不是操之过急,而是因为有些事情满怀着期待,就算你想将它忽略,也是心不甘情不愿的。
有些东西即使已经是近在咫尺,可你还是忍不住的要去窥视,图求一个安心。
“再等等吧。”
现在她只想等个结果,至于那扇宫门,她还真的不怎么想进去,在宫里拘束尚且事小,真正让她无法忍受的是那些个人无时不刻视她为眼中钉的氛围,仿佛整个世界的人都记住了她一般,想要低调下来,隐于众人身后都是一件极难办到的事情。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沈蘅没说,那就是懒惰。这些天来她可算得上是一个昼夜颠倒,忙得乐不可支,看来还是闲云野鹤惯了,一通麻烦找上门来,就感觉自己已经吃不消了。
日上三竿,议政殿内。大臣们纷纷两旁垂立,犹如早朝一般等候着皇帝的到来,然而和往日不同的是平日里的这个时候大臣们早就已经在自家家里头歇着了。
就在这个时候,殿外有人走了进来。
见来人,大臣们先是差异,后才是躬身下跪。
“臣等见过皇后娘娘。”
大臣们虽然不知皇后为什么会从后宫来到这议政殿,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皇后是有备而来,因为出了那件事之后,这皇后已经是许久都不曾出现在众人面前了。这个时候突然就冒了出来,也不由得让这些人各自有各自的揣测。皇帝昏迷不醒,为了不让朝政荒废,所以让人出面处理并没什么不对。但皇后就不同了,要知道想来都有后宫不得干政之说,就连如今的皇后,怕和一个被线控的木偶也是没什么区别的。、
“诸位大臣,平身。”皇后巡视了一圈之后缓缓点头施礼。
“娘娘,不知陛下如今的情况如何?”一大臣拂衫站了出来说道。
皇后抬头扫了一眼说话的大臣,见其一脸正气像,心里也是波澜不惊的一片静默。看着这满朝文武,皇后也不知说些什么了,因为这个位子,她也是将近五年没有
第271章 诊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