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王,今日蘅儿早就已经见过了吧?”
“今日初见而已罢了。”沈蘅如实答,虽然她不知道北魏王和他们将要讨论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但可以肯定的事这个北魏王绝对和这件事有瓜葛,如果不是的话,张老爷也就不会问了。
听完沈蘅的回答之后,张老爷露出了一个苦涩的笑容,只好抬头望了一眼沉思的沈善方,不在说话。
“有些事情我与你舅舅原本是打算一辈子都不告诉你,却不想这个司马行空又突然间跑了回来。如今我等若是再对你隐瞒的话,那也说不过去了。”说完沈善方顿了一会,似在等候沈蘅的反应。
“父亲与舅舅有话直说,晚辈洗耳恭听。”终于要来了,司马行空,一切都到了水落石出的时候了。
“你的舅舅,你的母亲,都是北魏人。”
“这有什么不对?”沈蘅反问,数十年来战乱不休,在本国待不下去流离他国的情况也是频频发生,而且就算两国发生了纷战,这些百姓总是无辜的,朝廷该不会残忍到将北魏中人赶尽杀绝。
沈善方摇了摇头似是否定,却不予解释,倒是意味深长的换了一口气又道:“三十二年前,北魏与西夏两国集结百万大军夹击我建安,当时先帝见形势危急,犹如水火,当下就让长兴王等一干人出兵边抗敌。
不过按理来说,当时的那一场战役足以打上个三年两载甚至让建安亡国,可是事实上,这一场战争只打了半年,就惨淡收尾,而且这场战争对建安的摧残与之后的的相比,那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沧海一粟。”
“何以惨淡收尾?”沈蘅忽然打断,但这也怪不得她,毕竟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若按常理来说,百万大军夹击建安之国的雷霆万钧之势,建安应当是防不胜防才对,更让她不解的是为什么百万雄师对城池的摧残力,怎会不及之后的一分?最后竟然还落了个败北的下场?
沈善方微微一笑:“当年长兴王与为父深陷重围,命在旦夕。可是就在此千钧一发之际,西夏突然临阵倒戈,将枪头对准了北魏,与此同时,我等也是揭竿而起与西夏里应外合大败北魏主力军,斩杀御驾亲征的北魏王。自此,北魏灰溜溜的离开了南方战场,折回北方休养生息。”
说到这里沈蘅起初有些犹豫不决,这西夏怎么说反就反,还不留余地的将北魏赶尽杀绝?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当时国力最为强盛者,当非盘踞北方的司马一脉莫属。而建安,虽属江南富饶之地,却是将不勇,兵不强,马不壮,远不及以骑射闻名天下的西夏军。
所以西夏人不傻,他们若是替着北魏将建安灭了,纵然能分得一杯羹,但谁又能保北魏回过神来又将矛头直向自己?再者北魏若是得了建安富饶之地,必然会强兵壮马,届时问鼎天下,谁与争锋?靠那两个弱不成声的东齐和南楚那两棵墙头草吗?他们还没那么蠢吧,自己想得到的,他们又怎会想不到?相比那一刻他们巴不得西夏和北魏斗个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可是父亲,这和你将要说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吗?”回过神来的沈蘅感觉沈善方说了半天,她居然丝毫不知他究竟想要说什么,像这样的陈年往事,只要让红衣楼去查,轻而易举的就能将它搞的有头有尾,何须她问来问去多此一举?
沈善方点头,:“这自然是有关系。”然而,他又不解释是什么关系,反是顾左右而言他道:“当今天下清流一派有名扬天下的建安五杰,蘅儿想必知道的比谁都还要清楚。但沈蘅恐怕不知这乱世之中,还有令天下英豪为之赞颂的五位鬼神之才。”说完,沈蘅果然一脸懵然。
“女儿确实不知。”沈蘅如是说。虽然她不知道这五位鬼神之才所指,但她依旧可以知道可以被称为鬼神之才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这五个人声匿名息,估计也是天命所至吧。
“建安众望所归的长兴王;西夏手握重兵的安江王和已经归隐山林的虚度师太;北魏推崇致敬的帝王司马行空,还有……”
“还有谁?”沈蘅追问
第180章 身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