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沈蘅刚与林怀真作别,正打算随着那些大臣门离去,皇帝沉远而又悠扬的声音又在空旷的宫墙之内响了起来:“长乐何在?”
话刚落下,沈蘅就自觉的顿住了脚步,回首一看。
此时,台上已是人影稀疏,除了皇帝与皇后母女,就只剩下几个宫女与太监,一切静谧的有些反常。
皇帝看着眼前的女子,眼中有一丝藏不住的赞赏。这个非但聪慧非常,而且更是极有胆色。如若不是这般,他既然已经知道了她来自红衣楼,又怎会不敢轻易降下这欺君之罪?
“长乐此番拉开了乾坤弓大长我建安国威,乃是大功一件。既然朕当着朝臣允诺于你重赏,必然言出必行。如今你只需开口,朕有求必应。”皇帝道。
听到‘有求必应四个字,沈蘅就知此刻皇帝心中必然是满心欢喜。只不过这有求必应也是曲向的提醒她什么该拿,什么不该拿。
想了想,沈蘅又有些犹豫。这个赏赐既不能让自己看上去贪得无厌,又不能让自己今日种种艰辛付诸东流。那恐怕就只有一个了:“长乐自幼家境清寒,如今承蒙圣上恩赐,虽是衣食无忧,但父亲此番为筹备长乐的嫁妆,几乎已是散尽家财,所以……”
见沈蘅一副难以启齿的模样,第一个忍不住发笑的就是林怀慧。要钱,这也太肤浅了吧?
见林怀慧抽笑不止,沈蘅也忍不住嘴角上扬。这世上的有一种聪明要用糊涂来掩饰,而贪得无厌的掩饰就是属于她最好的伪装。既是她已经腰缠万贯,积得金山银山。
皇帝皱了皱眉头,难道他的一个重赏还抵不过一座金山银山么?想到这里他也不由得摇头淡笑,要不是他已经查过这个人的底细,恐怕他也非被这万千功名尽归金利的外衣所混淆。
说来这也是个有趣之人,第一次召见他问她刺秦的动机,她答金银。不想已至今日她已是一郡之主仍然偏爱一号。是真有其实,还是故意为之?只不过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钱能让她安分,钱能让她听命于他,这就足够了。
“都说这乾坤弓价值连城,你说朕便将它作为赏赐,赠予长乐如何?”
这一句话,皇帝是在问皇后。
皇后一愣,却答:“陛下昔日不惜以皇儿进贡之夜明珠转赠她人,如今又以使臣至上贡品作为赏赐。陛下真乃气节之高尚,乃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令臣妾耳惊叹,不敢评头论足。”
听完皇后的话,皇帝的额头的汗珠也是顺流而下。什么叫不敢评头论足,难道明嘲暗讽就不算了么?
“是朕糊涂了,这乾坤弓乃是西夏的镇国之宝,自然不能随意取舍。”说完皇帝的神色也渐渐平淡下来。
看到这一刻,沈蘅也不得不对皇后的机智表示赞赏。要知道皇帝本来就没有将乾坤弓赐给自己的念头,而他却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一个试探。既是试探自己,也是试探皇后。毕竟之前的皇后显然对自己一无好感,如今却愿同台而出,这就让他不得不心生疑虑了。
沈蘅不说话,只是静静的望着地面一动不动的竖起两耳倾听众人的心声。如今看来,赏赐金银已是不可能了,但若不是金银,又该是什么?
这个时候,皇后突然站了起来,令沈蘅也不由得一震,连忙抬起了头。却见此时的皇后握紧了双拳。紧咬的双唇在微风中瑟瑟发抖,原本满是静若秋水的双眸也染上了一层沧桑,在斜日余晖的照耀下,盈光闪闪。
“陛下既然如此喜爱长乐郡主,那为何不干脆封她做公主,让她代替臣妾那两个不孝子向陛下尽孝?正好也可以免了这些不知所谓的赏赐!”说完皇后就拉起了林怀慧,一步一步的从台阶上走了下来。望着沈蘅的目光中,不再是伪装的恨意,而是真真正正发自内心的独白。
为什么她的儿子要一个一个的从她身边剥离?为什么她的女儿,唯一的牵绊,也要被人处处算计?而她呢,当日不过是一个卑微的百姓,如今却飞上枝头作了凤凰,她凭什么?
“长乐不敢。”沈蘅恭敬的对皇后说道。然而皇后却是置之不理,看了她一眼就从台阶上一步步远去。沈蘅知道,此刻的皇后,是在帮她,也是在迁怒于她。她也知道,自己不是无辜的,但她却愿意执迷不悟,而且这执迷不悟是在她不知不觉中就沾染而上了。
 
第176章 升官发财,心绪愁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