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74章 飞来闹剧[1/2页]

烽火王妃 那年风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正是这个道理。听言那些臣子们也有些垂头丧气。放薛引回西夏,无异于放虎归山,他日西夏之人卷土重来,岂不又是一大祸患?
      其实一个薛引对皇帝而言根本不值得一提,就算薛引回到了西夏也然不会得到重用,除非西夏人实在是无人可用了才会剑走偏锋,冒此天下之大不违。何况旷世之才,眼下就有一个。
      “薛相还有何事?”皇帝忽然恼怒道。
      皇帝允诺之后,薛引未曾谢恩就算了,居然还跪在地上无动于衷,也不由得皇帝会恼怒了。
      “本相谢陛下恩典,只是还有一事,还请陛下务必允诺本相,如若不然,本相无颜再回西夏,愧对西夏万千子民。”
      “薛相直言!”皇帝不温不热道。
      见薛满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人们也不得不鄙夷薛满不识时务,得寸进尺了。皇帝一意孤行归还薛引他们已是敢怒不敢言,这个时候又突然将‘无颜再回西夏搬出来,这不明白着是赤裸裸的威胁么?而且他们相信,就算皇帝此次不做允诺,他必然也会回西夏去。因为这个人非但不识时务,还厚颜无耻。
      过不然,下一刻就听薛满道:“薛引作孽,百姓何其无辜。薛引兵犯秦阳,贵国无奈之下夺我铁仓我得已无怨言。可是贵国早已完胜搬师,却为何不肯将驻扎在铁仓关的将士撤出?”
      皇帝一听,这是要逼着他们归还铁仓关呢?虽然这铁仓小关他不放在眼里,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毫无保留的将之挥洒出去。完璧归赵?门都没有。
      扫了扫眼下的难平众怒,皇帝眼神似是得意:“薛相此言未免太过厚此薄彼,你西夏百姓无辜,我建安子民又何其无辜?若非薛引阻挠我讨秦大军,恐怕叶将军早已鸣金收兵,又怎会横添伤亡?”换句话来说,就是你西夏人是人,他建安的就不是人了?
      这一下,非但是建安中人怒火中烧,就连各国来客亦有同感。也是这个时候,一旁江岩居的方才发觉大事不妙,连忙调转枪头道:“既然如此,本皇子依旧有一事不解。就是薛引既已带兵撤出你秦阳关,叶将军又何必如此很辣,葬送了无辜将士将近万万余人?是以,本皇子今天要为那无辜的将士们讨一个公道。”
      见江岩居忽然调转攻势,薛满瞬间止住了言语,一时间也有些不知所措。薛引带人撤出秦阳乃是形势所逼,就算他安全的回到了秦阳,依旧无法避免与建安之人的一战。而且到了那个时候他们的人两面夹击,建安中人又怎会有生还的余地?所以,他们也是形势所逼,而自己的人此刻搬出了这个话题,无异于自取其辱。
      就在一片辩驳之声中,一个清亮的女声忽然传了出来:“十三皇子此言,无异于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而且我们建安还没有走到这个人尽可欺的地步。所以我认为,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
      此言瞬间牵动了场上每一个建安中人的心神,尤其是那字字诛心的字眼,无时无刻都在提醒他们这是来自台上那个人的羞辱。纵然他们是百姓,这州官也决然不是西夏人,而他们也不是人尽可欺。所以:
      “犯我国土者,虽远必诛!”一声惊呼,以一传十,以十动百,成百上千,一片呼鸣。
      这一刻,众人满腔怒火,同时那江岩居也是怒火冲天。他两眼直直的望着那个说话的女子,而那个女子,正是刚才在乾坤弓前一鸣惊人的长乐郡主!难道她以为拉开了乾坤弓,立下了大功就可以肆无忌惮了吗,别忘了,说到底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女子罢了。
      见西夏人有些胆怯,皇帝便知此刻声势已足,归还铁仓已是不可能的事,便在一个扬手的瞬间在让无边的呼声安静了下来。此时,他淡淡的望了一眼躺在椅子上安睡的沈蘅,心中只有一言:解铃还需系铃人。这件事因他们而起,如今亦然因她而灭。
      “民贵君轻,社稷次之。诸位若是执意要取回铁仓也未尝不可,只要朕的臣子同意,朕的子民同意,朕绝对无任何异议。”眼下之意就是你不可能空手套白狼,你都不拿多一点诚意来我们怎么可能将城池献上?就凭一张乾坤弓,怕是不能吧?要知道这样没人能拉开的弓弩对他而言,完全就是摆设,除了用来震慑民心,一无是处。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为江岩居会以真金白银,奇

第174章 飞来闹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