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杖责八十,以儆效尤!”说完就迫不及待的要向皇帝请命,须知他可是看叶家不顺眼很久了,如此良机,怎能错过?
然而,林怀德的投机取巧并没有得到皇帝的许可,反之皇帝还置之不理。他虽然有想打叶明板子的冲动,但此刻他却不能。要是他因着这一点口角是非就打了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别说军心会不稳,就怕连民心也要动荡了,须知如今可是多事之秋,丝毫马虎不得。
见时机已到,皇帝再次怒拍龙椅站了起来,正准备按原计划那般拂袖而去,却见叶明突然跪了下来:“叶明为官多年,于君无补,于民无益,食君俸禄,却不树寸功,今日更是惹得陛下龙颜大怒,实在是无颜面对大将军这个名号。所以臣今日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恳求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衣食我母,奉行孝道。”说完,一个响亮的响头在大殿之中空然回荡。
皇帝一笑,叶明这是图穷匕首见,要逼他一逼了么?
“大将军之请,朕不允。别说当下的建安国情容不得大将军离去,就连我建安告老还乡的条律也是如此。花甲,才是告老之年,大将军的路还很长。”
见皇帝如此一说,林怀成等人也就焉了下去。叶家,也就这点能耐,但这点能耐也不容忽视。建安可以换一个叶家军主帅,但不能换来叶家军数十年来的军心。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谁也不屑去做。
此时,群臣全然不顾叶明方才失言之罪,纷纷规劝叶明断掉告老还乡的念头,然而叶明却丝毫不可能动摇,跪在地上纹丝不动,如坐金钟。
“叶明多谢陛下诸位大人好意,只是叶明去意已决,还请大伙成全!”
“去意已决?叶大将军所为何故?”林怀成笑问。他可不认为叶家这是要退出朝野,分明是要以退为进。而且就从叶家这段时间的表现来看,那里有鸟尽弓藏的意味?从平乱到靖难,这是要名留青史的节奏啊!
对上林怀成邪魅的笑意,叶明更是从容不迫,若是没有点心理准备,他就不会闹到这大殿上来了。
“太子殿下有所不知,近日臣常与先父与梦中相遇。梦中先父长谈昔日与臣母教养哺育之恩,自言逝者已矣,唯望我好好奉养母亲大人。念此臣也是心酸不已,当年臣乃是丁忧之身,却摒弃先父神灵于不顾,更是将臣母丢于家中吃斋念佛,日益消沉。所以请大家务必成全我的一片赤诚之心。”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叶明此煽情之言亦然引起共鸣。这些个文臣道没什么,倒是那些个武将个个热泪盈眶。向来乡愁最忧心,情分最值得牵挂。叶明是南征北战之人,正是知道了这些将士对亲人的不舍,方才出此下策。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是此刻大殿之上亦然不乏潸然泪下之人。甚至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将也随着叶文跪了下来,也请告老还乡,奉行孝道,可把皇帝气的不轻。若是换做平日里,他早就眼不见为净了,奈何这个带头搞事的人确实叶明,这就让他难搞了。
此时,文臣是插不上话了。却不知何时人群里又冒出来一个人,对着叶明就是一阵同情,还直言叶老太爷大义,这倒没什么,可那人最后的一句话是可谓诛心!“叶老太爷在天有灵所知大将军有此番作为,相必也该瞑目了,只不过叶将军丁忧之期抛弃令尊和令母就是不对了。”
此言一出,群臣咋舌,不敢言语,纷纷看着坐上的皇帝。
此刻,皇帝呼出的气息,吹起了他凌乱的胡须。这个人表面上是指责叶明不孝,但谁都知道当年叶明丁忧之期正逢北魏王挥军南下,西夏从中作梗导致建安腹背受敌,州郡沦陷。然而此时是他无奈之下的一封圣旨强行让叶家三子官复原职,捐躯赴国难。所以,这个人指责的不是叶明,而是自己。
而此时,皇帝也惊然回过神来。叶明所谓的与先父梦中重逢之言完全就是瞎编乱造,而这个无事生非之人怕也是叶明有意安排。叶明这是在变相的告诉自己,这是皇家欠他的债。
“大将军无需多言,此事日后不必再议。如今各国矛盾一触即发。朕离不开大将军,建安也离不开大将军。”说完见叶明依旧毫无动容,眉头又是一皱道:“大将军所表之情朕也是深有感触。这样朕即刻草拟诏书,加封叶大将军之母为我安国夫人,当是朕给你,给叶家的补偿!”
没一会,公公就将笔墨与玉玺拿了上来。皇帝当着众臣子的面下笔行书,气势那叫一个磅礴大气。
第158章 告老?[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