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怀元这么突如其来的一句,明显是打叶明一个措手不及。向来这些都是文官的事,自己身为武将自然不愿插手,也免得受那些非议。只不过这林怀元可没有问他愿不愿意的意思。替君分忧是臣子的职责,就算林怀元现下还不是皇帝,他也得照做,不然就是自己的大过了。
叶明这下有些不知所措,一直以来护国将军一家都以中立自居,而且眼下无论赞成那一方都会得罪另一方,倘若他们不在意还好,若是在意的话,叶家就别想安生了。可是如今又好像由不得他选择,德王早就被叶孟等人得罪了个遍,而且叶文暗示成王野心也断了另一条路,如今只能选太子了。
正当叶明以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的时候,殿下阵阵脚步声传了进来,顿时朝堂一片安静。
只见来人风尘仆仆,两鬓斑白,眉宇间透漏着点点沧桑。此人正是当朝御大夫,崔守仁。只见他手里那些一堆高高的一堆奏章,直直向太子那边呈了上去。
见崔守仁一脸憔悴,所有人都神色非常的盯着崔守仁。因为自从皇帝离京之后,这崔守仁就抱病在家中,不曾上朝,今日是出了什么事,竟让他不管不顾得跑了过来?
崔守仁行过礼之后站了起来道:“今早我朝一百二十八郡太守同时上奏,而且奏中所议之事不尽相同,都是说潜埋于地方的暗中势力于两日前纷纷作乱,其中更有者牵扯到了江湖门派之争,局面之混乱,令各郡守自顾不暇。经地方一番调查,发现其中出来作乱的除了江湖上的邪派势力之外多数都是早年西夏埋伏在我朝的暗中势力,目的就在采集我朝机密情报。恰巧其中还涉及了前一阵子我朝欲图招安的红衣楼,更巧的是其中有一百一十二郡的事件中都有红衣楼的踪迹!”
听完崔守仁的说辞,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一百二十八郡,这是什么样的一个概念,早知道建安自开国至此也不过是一百四十四郡,更重要的是西夏势力之疯狂简直令人发指。眼线遍布整个建安,西夏到底想做什么?
这话停在叶明的耳里,也同样的震撼。两日前,也就是沈蘅二人遇刺的第二天,想到这里他舒了一口气,红衣楼会采取行动也就意味着她们二人已脱离险境,而且如今还在采取报复的措施,这对建安来说是福音,只要这样下去,不用几日,建安国内西夏的势力就可以拔除。但同样这件事对她们来说也是坏消息,势力涉及一百二十八郡,这究竟是一股多强劲的势力。京中谁不忌惮?
将近半个时辰,林怀元手中的周折已经见了底。他也惊讶,一百二十八郡同时上奏,就算是皇帝在位这么多年也不曾出现过,真是晴天霹雳一发!
奏章在朝堂一一传阅之后,林怀元才道:“奏章一百二十八道,其中不少于一百道都一致认为这是江湖义士在协助朝廷锄奸,不知诸位有何独特见解?”
林怀元话虽然是对着所有人说,但眼神却一直停在叶明的身上,因为此事已是定局,一百人的认同就等于了一百郡的民意。倘若此时无论是谁的人出来都会发生歧见,而一个中立人士就不同了。
叶明心领神会道:“臣认为不如顺水推舟为好,朝廷势力虽然强悍,也难免有所不及,既然此时有人愿意协助我朝,我朝自然也要协助他们。所以当下万众一心,定能扬我建安国威!”
叶明将‘扬我国威四字喊的极为响亮,顿时以叶家为首的中立人士也站了出来齐道:“万众一心,扬我国威!”声音极为嘹亮。
萧缅见林怀元脸上有了赞同的神色,也附声表决,顿时朝堂上下一片‘万众一心,扬我国威。赵怀见此也站不住了,倘若此时他反对,得罪的就是满朝文武,所以也只好做了只应声羊。
万众一心,扬我国威。仅此八言,所有人便将刚才请表罢免京畿巡防一事抛之脑后。交代一番事宜之后,议政也就宣告结束,待叶明准备转身离去之时,却听林怀元在坐上叫唤:“叶将军留步!”
叶明意识不妙,莫不这就是枪打出头鸟?不过这也不对啊,刚刚他可都顺着他的意思说的啊。
“叶将军,同文剿匪一事早已落幕三日,为何还不见贤昭将军回来复命?”
对上林怀元那副明知故问的脸,叶明一切都了然了。看来这位太子不容小觑,叶孟遭遇追杀一事他是只字未提,不想还是传到了他的耳中。只好无奈摇头道:“小侄回京途中遭遇追杀,如今下落不明!”
“叶将军放心,吉人自有天相!”说完林怀元就扬袖而去,不再做只言片语。
放心?吉人自有天相?也就是说林怀元如今明了一切?又或许说这是在威胁他?又或许说这是拉拢?
带着重重疑问,叶明退了出去。
第94章 万众一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