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1章 章平风月[2/2页]

烽火王妃 那年风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众人在此中留连许久方才回过神来,原本琴声,歌声皆已不在,弹琴之人也不知所踪,此时只见沈蘅早已停下了手中的画笔,身后的宫女正捧着一张画卷向众人缓缓走来。
      “谢谢你们!”走过林怀真和叶华身边的时候,沈蘅诚恳道。叶孟送给她的这份礼物的确很好,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
      “呈上来!”那些人正打算将画拦下来观览的时候,上头的皇帝突然发声,直接断了他们的雅兴。皇帝也是一脸期待,只不过当东西呈到面前的时候,那股期待渐渐被抹尽,沈蘅看在眼里,感觉都在意料之中。就在皇帝打算让人将东西拿下去的时候,他忽然又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满脸出人意料的看着沈蘅。
      最终,沈蘅的那一幅化作完完全全的展现在众人面前,众人一脸失望。皆道:“见画道还不如听叶三小姐弹琴。”
      林怀珠看着那一幅画作脸色平平,心中也没有多大的波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近看,平铺的纸卷上布满了粗细不一的线条,横竖交错,横七竖八,看着就令人有些缭乱。想来沈蘅对于画之一技也没有多大的造诣。只是当他们渐行渐远的时候才发现此图竟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睁开眼,扑面而来的是满目山河空念远,楼台一角,纸间纷呈。百尺高楼之上徒留一袂衣衫随风飘零,既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之感,还给人带来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的盛见。
      危楼之下,百里繁华。千条万条细长的线在迷雾中随风飘摇,绵延的暮色映入高楼,俯首望去,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临江,菱歌泛夜,吟赏烟霞。古老而又宏伟的城池静静的在夕阳下徜徉,群群鸿雁从上头飞过,点燃了袅袅青烟。古城之内尽管细雨纷飞,黄昏日下,却依旧繁花似锦。万人空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纷纷载歌载舞。渐渐的这一切越来越渺小,越来越渺茫,最后所有人都随着那一道夕阳回到了高楼,再次俯览群芳。
      众人都看到了满纸繁华,却都忽略了纸上轻描淡绘的冰山一角上的淡淡黑色墨迹曲折勾勒,纸上一点,伸延万里,愁云暗淡。最后危楼之上横空落下平平淡淡,毫无特色的四个字:独上高楼
      此时皇帝寓意深长的说了一句:“独上高楼,诸位都有何所见?”
      “回禀父皇,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儿臣看到了我建安百姓安居乐业,喜笑颜开。同时也看到了我建安物华天宝,盛极一时。”话落间一人从外头走进来了来,玉树临风,风流倜傥,正是当今太子林怀元。
      听完林怀元的话,皇帝始终不出声,此时林怀德倒兴致勃勃的走了出来,完全无视林怀元的存在,径直走道皇帝面前,声音朗朗道:“独上高楼,儿臣还见高处不胜寒五字。”
      然而皇帝还是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难以置信道:“诸位可还有他见?”
      “臣赞同太子殿下所言!”
      “臣赞成二殿下所言!”
      一群人纷纷列阵,和声附议道。然而他们不知,此时皇帝的脸都快绿了,原来这就是他的文武百官,连沈蘅一个区区女子都不如。其实无论是叶文一家,还是林怀珠、林怀真,对着幅画的了解都是寥寥无几。除却满纸繁华,她们还真找不出其他的答案,如今唯有将解答的希望寄托在沈蘅身上,正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长乐,你来说,独上高楼,你看到了什么。”皇帝不满的看了一眼众人再对沈蘅道。而一旁的林怀德倒是在幸灾乐祸,他了不相信沈蘅还能从这幅独上高楼里看出其他的。而相反有一些人倒是不安分了,皇帝既然这么问了,自然有其他的原因,而且这个原因他们都看不到,要知道君无戏言,怎可无风三尺浪?
      果然,要见成效了。沈蘅果断挺身而出,鄙夷的看了那些墙头草一眼,语气重重道:“独上高楼,长乐只见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长乐县主,休得胡言!”
      沈蘅民不聊生四字刚落下,以林怀德为首的众人就出声职责沈蘅失言之过。在他们看来建安如今正是如日方中,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沈蘅此言就等于妖言惑众,是在打文武百官的脸。
      “长乐,你可知罪?”皇帝闭眼沉声道。

第51章 章平风月[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