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莲香楼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听那男人说什么厢港的莲香楼,看起来这莲香楼还有别家?”
周松问出了心中的疑问。
智能的声音传来。
“故事还要追溯到1889年,古老的羊城城城西一隅,一间专营糕点美食的糕酥馆开业了,这就是莲香楼的前身。那时,西关一带繁华非常,住户多是富裕人家,因而饮食业异常兴旺。老制饼陈师傅改进制饼工艺,用莲子来制作饼点馅料,使之独具一格,吸引客人。光绪年间,糕酥馆改名为连香楼,并扩大经营,在厢港九龙开设了三家分店。为了保证饼食质量,该店严格选用当年产的湘省湘莲。由于制作讲究,生意日渐兴隆。宣统二年,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品尝了莲蓉食品后,有感于莲蓉独特的风味,提议给连香楼的连字加上草头,众人一致赞同,他遂手书莲香楼三个雄浑大字。高悬于该楼门前的金漆牌匾上的莲香楼三个大字,便是这位学士的手迹。”
1889年?
周松掐指头算了算,我的天,果然是一间一百多年的老店,而听智能的说法,这莲香楼的起家似乎是靠着饼食。
“从此,莲香楼制作的莲蓉食品,进入千家万户,被誉为莲蓉第一家。近百年来,莲香楼虽几经风雨,历尽沧桑,人事沉浮,而生意始终兴旺。老一辈的莲香职工自豪地说莲香开业至今,百多年来从未亏本。”
从未亏本……周松吓了一跳,做食品行业,想要做到不亏本是很难的,就算有长久的盈利也会出现淡季,这是不可避免的。
就算是真的一年四季没有淡季,但是一家百年老字号要做的可不是一朝一夕,那是要面对整个时代的变迁的,人们的口味,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战争等等。
在战火纷飞的华夏近代,从未亏本,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1993年莲香楼被国内贸易部授予华夏老字号称号;1998年经国内贸易局批准为国家特级酒家。”
这是实至名归的,周松点点头:“那莲香楼究竟发生了什么,会出现现在这样的状况?”
周松看向宴厅里面,许老此刻的面容有几分悲痛,而冯龙依旧喋喋不休的在说着,言辞很是激烈。
智能沉默了一下终于再度出声,显然是整理了一下思路。
“出现今日的局面,其实苗头早已经在百年前埋下。”
听到智能的话,周松陷入了思索,百年前?
百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如今厢港的莲香楼竟然对许老有这样的敌意?
“一本合同书,翻开了一个百年老字号的发展史,也让研究近代经济的专家们惊喜不已,目前在莲香楼发现了早期羊城较完整的入股合同书,对研究羊城老字号早年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但是对于莲香楼来说,伴随着这本合同书的出现,更多的问题也开始随之出现,而一切,都离不开利益这个词。”
周松闭上了眼睛,合同书?这本合同书,究竟记载着什么?经历了百年的风霜,它又能掀起什么波浪?……
第487章 百年尘封的合同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