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说以长城来破题的适合,夫子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个世界的历史,和前世的历史大径之上也是相同的,也是有着来自于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以抗匈奴这样的历史的。
而长城自构筑的那天起,就成为了炎黄民族的大一统的象征,而在这长城建成之后,这其中的朝代的更迭,民族的冲突,家与国之间的取舍,那可是无数的先辈们前赴后继誓死捍卫的民族的脊梁。
用长城来破夫子的家国题目,是最好的选择。
在研好墨之后,胡歌并没有着急着去作画,而是闭眼思考着自己的这幅画,将会以什么样的形势出现在宣纸上。
画国画,这对于胡歌来说并不是第一次,在跟随夫子游学的半年之中,胡歌那是没少画过。
只是,这次所代表的意义所不同,这是自己的出师之作,在这幅画作之中,不仅要证明自己的国画水平到底如何,而且还要把自己的感悟,融汇到其中。更是夫子这一脉的丹青之术的体现。
对待这种事情,那可是要慎之又慎。不能着急于一时的。
而胡歌的这一番思考,那是足足持续了有半个小时,胡歌也没敢耽误太多时间,然后就见胡歌原本闭着的双眼突然睁开,一道精光从胡歌眼中闪过。之后胡歌这便拿起这狼毫,蘸足墨汁之后,这便直接开始在这宣纸之上肆意的挥舞起来。
而就在胡歌的笔下,一点点的奇峰怪石那是缓缓的涌现在这宣纸之上,而在这艰险的奇山怪石之中,慢慢的出现了一个个极富韵律的细小弯曲线条,而随着胡歌的笔墨快速的挥动,一个个线条之间开始慢慢的链接起来,矗立在这山峰之上。
而后随着这线条之间的明确链接,一座座气势恢宏的长城仿佛是突兀的出现在这群山峻岭之间,山峰,城墙,烽火台,以及一座更加气势恢宏的建筑出现在这山峰之间的断腰之处。
一个雄关便出现在这宣纸之上,在这雄关的牌匾之上,隐隐能看的到居庸关三个字。
而看到居庸关三个字出现之后,夫子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更是默不作声的看着胡歌继续挥毫。
他倒是想看看这胡歌是准备怎么样在这居庸关之中表现家国两个字。
而就在胡歌画完居庸关之后,然后这便又换上了一个细毫,开始一点一滴的描绘起来。
随着胡歌细毫不断地落下,这山海关之上便出现了些许的残破,而远处的烽火台之上,也开始出现了燃烧的狼烟。
之后就在这居庸关之下,便是出现了一个个的壮丁,他们有人匍匐在这地上的实体抱头痛哭,有人抬着担架在运送着这些战死的士兵们的尸体,而其中有一个妇道人家更是无力垂坐在一具无名尸体之前,面无垂泪,只是无语的望着苍天。
而远处是巍峨的群山,在那群山之中的更是那不动如山却又残破不堪的长城。而在这些残破的长城之上,更是有着不少的兵士们忙着修补,山岩起伏之间,那狭窄的山道更是有着不少人在上面或背或抬向着长城之上忙着运送砖块。
一幅古代战争之后,硝烟尚未落尽,家庭破碎,军民皆尽其用的画面在这张宣纸之上活了过来。
第263章 :出师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