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宾蒂手中成功的买下万隆商报,我就迫不及待的想要来这里看看。
倒不是急等着给自己做广告,而是想要尽早的熟悉一下商报的业务。
自担任外山龙头以来,
我认为我所做出的额贡献之中,能够配得起巨大两个字的。
只有两件。
第一件就是让天地会着手成立第一个自己的(z)党。
这一步的迈出,
标志着天地会正式从传统的江湖党派走向了现代团会。
从民间走向了朝堂,从业余走向了专业,从异端走向了正统。
这短短的一小步,却是天地会发展以来的一大步。
这一步的迈出,是天地会在格局发展中的飞跃。
而第二件事就是成立这家报社,
天地会从来没有成立过报社,
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一分钱的报纸实在是利润太低。
但是这一张报纸所能够做到的,
却往往是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人所做不到的,
它标志着天地会的声音,有了一个正规的表达渠道。
当有一个事件发生,人们选择的将不是以讹传讹的去听小道消息,而是会关注这个渠道。
因为他的发声,将是代表着天地会二十万弟子的声音,他的发声,代表着高度的可信性,他的发声,将更加鲜明的表达一个态度。
所以说,报刊,是天地会对外宣传方式的一个飞跃。
天地会的报刊,还有其他作用,而这个作往往是人所做不到的,那就是左右社会舆论。
像印尼青年联盟对天地会有针对的报复。
社会媒体往往是以社会第三方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
当一个视角是以第三方的角度去看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借用更多批判的眼光,往往会忽视受害者自身的诉求。
所以在对待天地会受到打压的事情上,只有天地会自己的媒体才能做到哭诉。
为何哭诉?
在于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在于获得社会舆论的支持,在于博取社会人士的同情。
出于这三个目的,天地会就应该尽快着手运营期起一个自己的媒体。
关于成立一个自己的媒体上,我是很矛盾的。
如果从零开始,不可否认这个媒体会从一开始就很纯粹,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是却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如果直接购买一个成熟的媒体公司,的确会剩下很多的时间,却也会花费更多的金钱。
可是就印尼当前的状况而言,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留给我去成立一家新的新闻媒体了。
所以买下一个成熟的报刊企业,改头换面,让他重新为天地会所用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万隆商报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知道,老板已经将万隆商报卖给天地会的消息。
整个报社,从主编到柜台,所有人都在惴惴不安的等待着新老板的人事安排。
当前的局势下,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有多难,他们比谁都清楚。
究竟能不能留下成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吱”
万隆商报的玻璃门被从外面拉开。
所有人闻声蹭的站了起来,仿佛如临大敌一般。
我只身在前,陈守信、何守鹏、卿尘紧随其后,后面是一群身穿黑色上衣的小弟。
将整个门口堵得严严实实。
“大家好”
我伸出手向着一群人打着招呼。
“欢迎欢迎。。。”
。。。。。
&
第167章 :统统留下??升职加薪[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