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初见戚继光[2/2页]

锦衣豪雄 冰风皇帝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林河起身一礼,说话时极为恳切,戚继光自是不会为难,反倒是爽朗一笑道,“林先生客气了,总宪大人早已定下方略,我这边倒也无事,只是一旦军令下达,我却顾不得二位先生。”
      “林先生也通晓军事,不知对于剿倭可有良法?”
      戚继光自是把话题说开了去,这位林先生既然说是因为他的《备俺达策》而神交久矣,想来定是对军事有所了解,而他虽然可以屈身以事权贵,只为施展胸中抱负,但他亦有傲骨。
      听到戚继光所问,徐渭亦是来了精神,林河在他眼中,不爱显山露水,总要别人逼迫,才愿意拿出一点东西来。
      林河本不愿意在戚继光面前班门弄斧,可是戚继光都直接问了,还有徐渭在一旁虎视眈眈,他更是退缩不得,一旦退缩了那他先前做的事情便全都做了无用功,于是便只能硬着头皮上,总要说些什么不至于让戚继光以为他是不学无术之辈。
      “戚将军,在下只是看过几本兵书,对于东南倭乱,我偶尔有所思,但只是些胡乱想法,若有谬误处,也请戚将军海涵。”
      林河说话间,先把基调给定了下来,说完之后他略微思索了一下,才开始讲起来。
      “我以为要剿灭倭寇,便要先弄清楚倭寇的来源,世人大都以为倭寇俱是海盗之流,我却不这么看?”
      “我大明立国之初,太祖皇帝曾在东南设立卫所,抵御倭寇,当时日本国内南北朝战乱,是故有战败的领主、流浪武士纠结人手侵扰我大明沿海,但规模都不大,尤其是永乐十七年望海埚之战后,倭寇销声匿迹近百年,缘何如今却倭患剧烈,以至于朝廷大军屡次征剿不利?”
      “我以为如今的倭寇,不只是汪直徐海这些海商巨盗,还有日本国内的豪族和武士,更有佛郎机人为之串联,朝廷所面对的倭患实乃这些年来海上积蓄的外敌总和。”
      戚继光和徐渭都没有插话,只是安静地听着林河讲述,林河先前所讲倒也没什么稀奇,但是他说到如今的倭患乃是东南海商巨盗加上日本国内的豪族以及佛郎机人的联合,就让两人觉得颇有新意了。
      “当年成祖时,三宝太监七下西洋,布大明国威于四方,那时我大明水师之强,堪称天下第一,但后来却被朝廷诸公以宝船船队耗费巨甚而无利于国家生生废弃之,但果真如此么?”
      “无非是三宝太监七下西洋所获得的巨大收益全部充入内孥为皇室所用,而不见于国库,后来朝廷行海禁,可曾禁得东南官绅行海上走私之事。”
      “佛郎机人乃是如今横行海上的海西大国,当年曾图谋我大明的澳门之地,只不过那时我大明水师尚有战力,彼辈战败后见我大明幅员广阔国力强盛,才罢了图谋我大明的狼子野心。”
      “但自那之后,佛郎机人的船队却屡屡攻打吕宋、渤尼等西洋小国,其中豪商军将更是勾结日本国的领主还有汪直徐海此等海商巨盗,贩卖火器船只于他们,所以倭寇犯我大明时,火器船只都比我大明要精良,更有佛郎机人在倭寇中充当教官,操弄火炮。”
      “我想这些,戚将军和文长先生应当都是知晓的吧?”
      说到这里时,林河忽地停了下来,看向戚继光和徐渭,他的分析都是来自后世的文献和史料,可以说全是出于猜测,究竟真相如何谁也说不准,他现在只是希望这番推测论断不至于被戚继光他们当成乌有之说。
      “我原本还有些糊涂,如今听林先生这么一说,方才明白过来。”
      戚继光久经战阵,常年备倭,调来浙江后也曾参加过几次剿倭之战,也见识过倭寇的火器,确实精良,胜过官军所用,而且倭寇中各色人等都有,不乏佛郎机人、红毛番等等,原先他没有想过这么多,但如今听了林河所说,却是觉得那佛郎机人很有可能是倭寇做大的背后推手。
      “如今佛郎机人正在攻打那些西洋小国,这些事情我想只要朝廷愿意花精力打听,自然能知道我所言是否属实,我想告诉戚将军和徐先生的是,东南剿倭,并非什么剿灭贼寇的平乱之战,而是事关大明安危的国战。”
      说到这里时,林河的语气变得慷慨激昂起来,他就是要立论惊悚,才能让戚继光和徐渭顺着他的思路去想,“数年前,五十三名倭寇横行东南,上岸后,不杀百姓、不掠财货、不奸妇女,只是一路杀到南京城下,便是要窥探国朝虚实,欲行颠覆之事。”

第五十一章初见戚继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