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09章 逻辑问题[1/2页]

刑警日志 刹车很及时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根据王一山的描述,两人发生冲突的原因是因为以前的琐事吵架。
      妻子先动手打了丈夫,丈夫情急之下从厨房拿出菜刀砍杀了妻子。
      案发现场的房间户型是2室1厅,进门后正对卫生间。
      左手边是客厅,摆放着一组真皮沙发,大理石的茶几和大理石的电视柜。
      陆川进门的时候就看到沙发、茶几电视柜上都是血迹,还有一些摆件东倒西歪的跌落在地上。
      右手边是餐厅,链接着厨房。
      按照王一山所说,两人在客厅发生争执,丈夫去厨房拿菜刀回来后砍人,那么砍人的第一地点应该是发生在客厅内。
      然后被害人一边和丈夫撕扯,一边逃往卧室。
      最终妻子被丈夫砍死在主卧的床上。
      这就有一个逻辑上的问题。
      被害人在被丈夫砍杀的过程当中,为什么逃往卧室而不是逃向入户门?
      死者家里居住的是高层住宅,案发楼层在十一楼。
      这么高的地方,被害人逃往卧室,根本没有可能逃离开丈夫的砍杀。
      最有可能逃离的地方应该是入户门。
      这样无论是呼救,还是逃跑,才都有可能。
      当然,被害人也有可能是想逃进卧室,然后反锁卧室房门,以此达到逃离的目的。
      但是,这和入户门上发现的血迹就有了冲突。
      从血迹上看,当时被害人和凶手的站位,应该是凶手靠近入户门,甚至是站在门外,从左向右挥刀,砍中被害人。
      否则的话,抛甩状血迹不可能侵入到门缝和墙壁的边缘。
      所以,死者的丈夫在行凶的时候,是从厨房拿了菜刀,然后走出入户门,再砍人?
      刘国栋看出了陆川表情有些疑惑:“发现什么问题了?”
      陆川点点头:“师父,是这个血迹。”
      陆川将自己的发现告诉刘国栋,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王一山队长讲述的案发过程,是通过审讯凶手得到的。”
      “对方从厨房拿菜刀出来,然后对着在客厅里的妻子进行砍杀,被害人一边反抗,一边逃进卧室,最终被杀死在主卧的床上。”
      “但是,”陆川蹲下身,指向入户门和墙壁结合缝隙上的抛甩状血迹:“这里的血迹是怎么出现的?”
      “这和凶手讲述的过程似乎不太一致。”
      刘国栋对血迹分析虽然没有太深的研究,但是破案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比陆川强,不会比他差。
      陆川这么一说,就意味着王一山刚刚说的案发过程,和实际现场血迹形态分析的过程不一致。
      王一山撒谎?
      不可能,王一山得到的信息是审讯凶手得到的,没必要也不可能对自己撒谎。
      所以,这就说明王一山得到的初始信息就是有问题的。
      也就是说,凶手在审讯的时候没有说真话。
      这就奇怪了,凶手既然已经投案,他为什么不说真话?
      杀人都承认了,却在杀人细节上撒谎?
      “我给王一山打个电话。”
      半??小时后,王一山再次返回了案发现场。
      “老刘,确定吗?”
第209章 逻辑问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