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公威仔细的解释道。
天下能够有如此速度的军马并不多,大隋的羽林军、骁果军、幽州的罗艺统帅的北燕军可以做到这些,可是羽林军在荆州,骁果军守卫关中,北燕军还北地,这使得杨广很迷惑,大隋什么时候又冒出了一支这样的军马啊。
孟公威害怕杨广不相信,还专门把他从敌营缴获了旗帜带了过来,杨广看到旗帜上的子“李”,还有一些其他的东西,也看不出,不过他好像在那里见过这些东西。这时候,军中的大夫来给杨广诊脉,原来杨广前些日子由于奔波劳累,突然昏倒了,吓死了军中的诸将,为此专门找了一个大夫为杨广服务,以免在发现类似的事故。
那大夫看到了杨广面前的案几上的旗帜,大呼一声道:“虎燕旗”
杨广立即询问道:“胡大夫,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老朽说的是虎燕旗,这是当年韩擒虎将军喜欢用的旗帜,只不过这副上写的是‘李字。以前韩擒虎将军的大旗上绣得是‘韩字。”那姓胡的大夫说道。
经过胡大夫的提醒,杨广此刻恍然大悟了,怪不得自己那么熟悉呢?原来是虎燕旗啊,是韩擒虎的最爱啊,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而且上面的‘韩字,还改成了‘李字。
这虎燕旗可是有来历的,大隋的上柱国韩擒虎打仗的时候,总是喜欢用自家娘子绣得旗帜,只因为上面有虎、有燕子,世人皆称为“虎燕旗”。大隋的高祖皇帝为了表彰韩擒虎的功劳,还给他专门让人给他做了一个虎燕旗,至于他原来的虎燕旗,则被收藏在皇宫里面,杨广年轻的时候,博学多才,因此有幸见到这东西。
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是知道虎燕旗的,而且从小就喜欢,因此专门让人做了虎燕旗,留着以后做大将军用,果不其然,他后来得到杨逸的重用,于是,便用上了虎燕旗。由于害怕被金陵的孟公威发现他们撤走了,他便把虎燕旗留下下来。便便宜了孟公威。
“王爷,韩擒虎的妹妹嫁给了一个行李的书生,那书生有个儿子现在羽林军任副统领啊。”杨广身旁的一个年级少长的亲卫突然爆料道。
此刻,一切都明了了,是洛阳的杨逸派人过来了,而且派的是当年大隋上柱国韩擒虎的外甥李靖,这个被韩擒虎誉为“堪比白起、李牧一样的奇才”。当年杨广也曾派人去寻找李靖,奈何被杨逸给捷足先登了,以后他总是想方设法挖墙脚,可惜的是这李靖是一根筋,无论杨广开出什么条件来,他就是不买账。
“扬州危矣”杨广大呼一声,口吐鲜血,晕了过去。
众人赶紧让胡大夫救治杨广。沈法兴作为这里最大的官员,他主动站出来主持大局,一边命令大夫救治杨广,一边派斥候去扬州打探消息。并随时准备派兵援助扬州。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大隋高宗皇帝身旁的内侍按照杨林的吩咐道。
“陛下,臣。苏威有事要奏。”苏威出列道。
“哦,爱卿有何事要奏啊?”杨林听到是苏威有事要奏,出言询问道。
“陛下,连日来,我大隋对内战争,消耗过多,再加上这段时间北地的灾,赈灾。使得国库已经所剩无几了。”
“什么?怎么可能啊?我大隋不是得到那突厥的三千万两赔偿吗?还有最近高丽不是也向我大隋纳贡了吗?怎么可能说所剩无几了么呢?”
苏威心里暗道,陛下啊,你不当家,不知道油米柴盐的价格啊?当即便一一的倒了出来。特别是突厥的那三千万两并没有完全得到,他们只是得到了一千万两左右,再加上一些牛羊,算来也就是得到了一千五百万量的赔偿,若是杨逸得知自己介绍秦琼等人给处罗,使得大隋少收入了一千五百万量,不知道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子的?估计肯定不会很好看的。
听完苏威的话,杨林又把皮球踢给了大殿中的众臣,让他们想办法。
内史令萧琮出言道:“陛下,我看西线及南线的战事可以缓一缓,再说了现在也没有取到什么明显的效果,等到北地的事情安顿以后,再去收拾南方的晋王及西面的宇文化及父子。当年,高祖皇帝就是这样拿下了整个江南的。”
内史令虞庆则因为自己的外甥的事情,告老还乡了。在忠臣的建议下,萧琮接任了内史令。这萧琮倒是么非常有本事,上任以来,得到了杨林及众人的认可,而且他每次提的建议都是比较独到的。
“陛下,万万不可,若是此刻不除去他们吗,迟早会再次成为大隋的内患的,若是再缓上几年,他们的实力定会膨胀的,届时更加难以围剿了。”尚书令元寿听完萧琮的建议后,立即出言阻止道,杨林正准备说话呢?却被其他人给打断了,一时间使得朝堂变得向菜市场一样。杨林那个气啊,准备让内侍说散朝,这时候,御史大夫虞世南,出言道:“陛下,何不派遣钦差去催催太子及观惠王爷,让他们尽量半年之内,拿下这两处地方,若是实在做不到,届时占领这些地方对叛军,进行包围就是了????????????????????”
虞世南的话,再次的引起了一层碧浪,众人有的赞同,有的反对,杨林此刻却是有了自己的注意,他便让内侍宣布散朝了,随后他回到了御书房,写了两份奏折,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到太子及观惠王的手中,至于内容,只有杨林一人及太子。观惠王得知了。
第180章 平定江南(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