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收成很好想,现在朝廷缺乏粮草及金钱,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税收。这事,就叫给丞相去做了,还有朕准备下个月带人去白头山祭天,请丞相准备好一切东西。还请丞相留下来监国。皇长子年幼,有什么大事,丞相一个人处理就好了,不必向朕回报了。
对于别的大臣,高元赋予他们那么大的权利,他们可能会欣喜的,额可是乙支文德却高兴不起来,他本来就是武将出身啊,对于文事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啊,要不是这段时间他恶补一些东西,他很难处理好的。
这使得他想起当年的汉朝的丞相周勃了,周勃也是武将出身,他在评定吕氏之乱后,被汉文帝给封为了丞相,可是这周勃根本不知道文事啊,以至于根本处理不好国事,不久便被那汉文帝给下狱了,以至于一代功臣就这样被刺死了。他也害怕周勃的下场回落到他的头上啊,于是他便暗地里把自己的孙子悄悄的送到大隋,希望他们在大隋好好的生活。也算没有使他们乙支家族绝后啊。
乙支文德听完后,跪下道,陛下,臣想辞去丞相的位置,臣只是一代武将,根本不通文史吗,怎们能够赋予重任呢?还是请陛下收回成命吧,让其他人担任丞相吧,臣愿意带兵去攻打那白头山的高成敏等人,一边陛下好在白头山祭天。
其实,高元也想把乙支文德的丞相位置换掉,这乙支文德确实是不适合做文官,让他带兵打仗还行,他现在已经是高句丽的军神了,就像大隋的靠山王杨林一样,可是你让他治理国事,却难了。只是这乙支文德是拥立他上位的功臣,而且在军中威望甚高,他不敢轻易罢免乙支文德的丞相位置。现在乙支文德提出了,他心里是阿么的高兴啊。
无论高元咱三的挽留这乙支文德,他就是不愿意在担任这丞相的位置了,最后高元无奈,加封这乙支文德为绛国公。兼太子太保,高丽的太尉。
乙支文德听完后,赶紧向高元谢恩,等乙支文德写完恩后,高元便重更新开始任命丞相及大将军的人选了,高元所任命的丞相是他的妻舅朴正义,这朴正义是他的妻舅,对他忠心耿耿不说了,而且颇有那里啊。他以前是高元王府的书馆,把高元的王府治理的很好,还曾经向高元提出许多哟用的治国道理,高元早就想这朴正义担任丞相了,可是有乙支文德在,他只好让这朴正义担任副相,如今乙支文德主动请辞,他便名正言顺的把朴正义提拔为丞相了。
至于大将军,他则提拔了一个他在大隋游学认识的邓震担任,据这邓震讲,他家先祖是那司马懿手下大将邓艾的后代,这邓震带兵打仗却是有两把刷子。不过这也只是限于高句丽,若是在大隋这邓震算不了什么啊?
说起这邓震,还是有一段历史的,这邓震是南阳人士,字子展,只不过是南阳的一个小混混,曾经当过兵,升职道果毅校尉,后来因大嘴得罪他的上司,被革除官职,赶回了他的老家。回到南阳后,他便无所事事,经常斗鸡走狗。连他的父亲都被他活活气死了。自从他父亲死后,他更是肆无忌惮的在南阳招摇装饰,由于他曾经当过兵,学到不少东西。南阳的郡守,请他负责这南阳郡的治安情况。
有一日几个商贩欺负外来的高元,可能是和这高元一见如故,他便上前去帮助这高元解了围。高元为了报答他的恩情,便在南阳郡的天然居宴请了他,二人相谈甚欢。邓震得知这高元是高句丽的王室之后,便心里打算给这高元混了,便开始吹嘘自己的家世,这高元也是知道三国的邓艾的,那邓艾可是三国了不起的人物啊。再从邓震的言行举止,便使得这高元相信了。高元此次来游学的目的就是想吸收一下的大隋的人才去高丽。想依靠他们的才学使得高句丽摆脱落后的局面。在高元的招揽下,邓震投靠了这高元,于是,邓震便辞去自己的校尉之职,随着这高元去大隋各地游学了,由于有了邓震,使得高元游学的过程中减少了许多麻烦。
后来高元回到高句丽,便把这邓震也带到了高句丽,并向当时的大君高世成举荐了着邓震,这邓震也不负高元的所望,自从参加高句丽的军马以来,凭着自己以前领军的能力迅速成为高句丽军马中的新星。不仅如此,邓震还写信给他以前他以前的好友让他们一起来高句丽效力于高元。
乙支文德听完高元的任命并没有说什么?他心里清楚这个高元已经猜忌他了,这就是一个黑好的例子。不知道接下来这高元还有什么花招啊。
高元看到没有人反对,便宣布退潮了,退潮之后,便让乙支文德流了下来,高元先是对乙支文德安慰一番,而后,便让乙支文德为他准备粮草,他要三日后出征白头山的高成敏,这次他出征并没有要乙支文德领军,而是让这乙支文德留下驻守平壤。
时间是飞快的,三日后,平壤城外,高丽的君主高元带着十万军马出征了,丞相朴正义及太尉乙支文德带人亲自送他们的君主高元出征,高元骑在马上对朴正义及乙支文德道,朕走后,这平壤的事就多亏二卿了。
二人赶紧道,这是臣等应该做的,请陛下放心。就算臣等粉身碎骨,也要守护好这平壤。
高元听到二人的话,便对大军喊了一声“出发”,于是十万大军便在高元的带领下往白头山赶去了。
乙支文德等人目送高元带兵离开后,便带人回去处理自己手头上的事了。
第132章 高句丽兵变(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