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来京城办事,他以前认为蜀王的使者宇文智及是愚蠢的,但是如今看来这杨玄感还不如宇文智及呢?便道,皇上,准备彻查大运河的事了,大运河自开通以来,税收递减,以前陛下从不过问,可是国丈元放在临死时,告诉了陛下,大运河税收减少的原因,及扬州等地税收减少的原因,陛下大怒,这才派人往这些地方探查。据我所知,这都与晋王有关,若是钦差查出来了,陛下必定会追究晋王啊。你还是赶紧禀报此事给晋王把,让他有应对的策略,以免被钦差弄的搓手不及啊。到时就不好收场了。
杨玄感听完杨约的话,才明白杨约刚才说的完的意思,不好意思,道,尚书,大人,刚才某误会你的意思了,某现在明白了,过会就给晋王写信,让他提前做准备,以免被钦差抓到把柄。不知道这次皇上派谁前往江南啊?
杨约道,老夫本来以为皇上会派并肩王那个小毛孩子去的,谁知道他竟然派观惠王杨达前往,相信你也听说过,十五年前冀州的贪污案吧,就是当年此人查出来的,先皇大怒,处死不少官员啊,此人刚正不阿,不容易对付啊,是一个难缠的主啊。
杨玄感道,杨达,此人我倒听说过,十五年前,先皇派他去冀州巡查,没想到他会掀起一场血雨啊,当时冀州的官员大部分被先皇罢免了,就是因为这件事,他才从郡王提升为观惠王的,其人和他兄长观德王杨雄被人称为大隋的“黑白双煞“,上次和其兄观德王的交锋,某输了,不过这次某可不会再输了。某一定要把本翻过来。让他们知道我杨玄感的厉害。尚书大人,不知道这次并肩王那个毛孩子,会不会前往啊。若是此子前往,江南可有好戏了。
杨约回答道,老夫,倒未听说并肩王要去,并肩王刚添丁,相信他是不愿意离开京城的,而且陛下比较忌惮靠山王父子,是不会轻易让他们离开京城的。
杨玄感听杨约说并肩王又添丁,便道,这小毛孩子,到时好福气啊,竟有那么多美人相伴啊,我听说有好几个是他从陛下那儿抢来的,陛下,肯定会生气的,你想陛下,现在真的是无子嗣了,他并肩王却是一个接一个的生,陛下虽然表面上不说,但是心里肯定会怨恨他的。这还需有人加吧活啊。
杨约一听杨玄感说的话,便道,你可能还不知道,陛下是暂时不会动靠山王父子的,他还想借助靠山王父子的手除去晋王。蜀王呢?上次并肩王的王妃给并肩王诞下双胞胎,陛下分别让他们一个继承靠山王的王位,一个继承并肩王的王位。可这两个王子都是庶出,若是并肩王在添丁呢?陛下当时就说了他会让封他们为亲王的,让他们去开府。这不,这次并肩王又添了一个王子,陛下封他为燕王,荆州大都督。并亲自为燕王选长史、王太傅,估计在燕王满月的时候,陛下便开始让他食邑了。到时就会派人往荆州建立荆州大都督行辕。晋王就会得到掣肘啊,不仅晋王,就是蜀王也一样。而燕王却留在京城,等除去晋王、蜀王后,陛下便解除燕王的大都督的权利,封他个闲职,让他留在京城。
杨玄感道,没想到陛下心思那个毒啊,这次靠山王父子竟被昏君给算计上,也算他们倒霉啊。这下可就麻烦了。燕王后面不仅有昏君给他撑腰,现在再加上靠山王父子。就不好办了,最起码晋王的权利会被掣肘一点。我得赶紧去通知晋王让他早做准备。
杨约看到杨玄感那么急,别告辞了,反正他已经通知晋王的人,以后的后果可就不是他能够问的了。
杨玄感在杨约走后,便开始给晋王杨广写信,告诉他京城发生的事,让他早做准备。
杨逸在京城休息了几天,便带着尉迟恭、程知节几人带着五百羽林军往江淮赶去,观惠王杨达已经走了不下于十天了。不过杨逸此行还带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刚从北平过来的罗燕,杨逸是不想带罗燕去的,奈何经不住她的“一哭二闹三上吊“,最后只好答应带她去江淮地区。搞得杨逸的其他妃子在靠山王干吃醋。
罗燕心想好不容易见杨逸一次,岂能让杨逸就这么从她眼皮下溜走,再加上靠山王及靠山王妃柳氏的纵容,罗燕得偿所愿。
杨逸没事就向尉迟恭他们抱怨,尉迟恭等人藏不住话,每次被罗燕一问,他们就会全部倒出,杨逸那个气啊,但是谁让罗燕是自己未过门的夫人呢?只好忍了。他们并没有直接从京城往江淮赶去,而是从洛阳再坐船下江淮,杨达要知道并肩王杨逸竟然像游玩一样,他还不气死,他那天耐不住杨逸的苦苦哀求,答应,别人送的钱财除了上缴国库的以外,再分给杨逸三分之一。条件是杨逸要准时把打探的消息送给他,杨逸当场就答应了,杨逸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先答应着,做不做还是另外一回事呢?
观惠王不是观德王那样的聪明,若是观德王在们肯定会揭穿杨逸的鬼心思,观德王可谓是被杨逸不知道耍了多少回,才长脑子的。
杨逸本想骑马去的,但是为了安全问题,他便决定还是做马车去吧,他的马车就像一个小仓库一样,里面好吃的到不少。外面是用铁皮覆盖的,可以防止敌人的箭矢。杨逸还嫌这样的马车不够好,准备从江南回来,重新休整一下。让他的马车从外面看不到豪华,从里面能够感受道豪华。他想着想着便趴在罗燕的腿上睡着了。
第72章 巡视江淮(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