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0章 广南大捷(二)[1/2页]

兴隋 家国天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刘方带着刘子峰巡视完军营,便回到自己的帐篷,刘子峰刚坐下,刘方道,子峰,你今天见识到孙思邈的厉害了吧,本将在来时,并肩王吩咐老夫,若是有什么拿不定注意的事可以找孙思邈商量,当时,老夫还认为孙思邈不过是一届郎中,怎么可能会知晓军事呢?谁知道和他接触时间越长,越发现此人深有本事,就是不喜欢张扬吧了。怪不得并肩王来时嘱咐老夫呢?你现在该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了吧。
      刘子峰道,是的爷爷,没想到这孙思邈竟是那么厉害啊,孙儿一定以后多向其学习,爷爷,我不明白你为什么总是让我去当并肩王的士卒而不是靠山王的士卒呢?靠山王可是并肩王的父王啊。而且在大隋的军威也超过了并肩王啊,孙儿一直是以靠山王为榜样的啊。
      刘方道,你暂时还是看不清楚当今朝中的局势啊,虽然靠山王现在在军中的威望不是并肩王能够比的啊,但是并肩王总共才领兵打过一次仗啊,并肩王今年不过才十五岁啊,其潜力无限啊,还有当今圣上已经没有多少年的火头了,太子殿下很难撑过今年,皇长孙不过是一个娃娃,到时陛下肯定会从自己的弟弟中寻找继承人,奈何他的几个弟弟都不成器,只有并肩王的年纪正好,而且并肩王比较雄才大略。若是皇上不糊涂,一定会立此人为帝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大隋的旺盛啊。
      刘子峰道,爷爷,这怎么可能啊?你说并肩王有可能继承大隋的皇位,打死孙儿也不相信啊。当今圣上不过四十岁而已,他最起码还能偶在皇位上呆二十年左右啊,就是太子薨了,到时皇长孙也会长大啊,可以立皇长孙为储君啊。
      刘方道,说你不懂,你还不信,据宫中的御医讲,陛下,只有两三年的寿命了,他现在每天都在不停的荒*无度,而且不停御医的劝,迟早会出事啊。他若突然驾崩,你说大隋会不会乱啊,到时高颖他们肯定会立皇长孙为帝,但是皇长孙太小,他们便会转向并肩王,靠山王是当今圣上的叔叔,不可能当选为皇上的,只有并肩王可以继承当今圣上的皇位。
      刘子峰道,爷爷,他们不怕晋王杨广和蜀王杨秀造反吗?若是二人造反,大隋就会陷入内乱啊,远在并州的汉王杨谅也在虎视眈眈的注目着皇位啊,若是他看到二王造反,他说不定会相应呢。到时后果不堪设想啊,我想高柱国他们是不会那么愚蠢的啊。
      刘方道,你说的不错,但是像高颖他们这样的人他们怎么可能不考虑这些呢?你要知道靠山王在军中的威望是很大的,有靠山王在军中的威望再加上幽州军的帮忙还有羽林军、骁果军相信要不了多久,晋王、蜀王、汉王都会被诛杀的。他们虽然拥有军队,但是他们却没有像靠山王一样的沙场宿将,靠山王的人脉关系极好,而且手下能征善战的人不少,就是并肩王他手下也有不少能征善战的人,就像张须陀等人他们是比较有才能的,这些都是并肩王刻意培养的人才,他这时只不过韬光隐晦吧了,你等着吧,他早晚会有复出的一天,而且是“一鸣惊人”啊。
      刘子峰不想再说这个话题而是问刘方,隋高祖的事,刘方一听刘子峰问隋高祖的事,便开始滔滔不绝地给他讲道:“高祖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神光满室。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帝尝遣善相者赵昭视之,昭诡对曰:“不过作柱国耳。”既而阴谓高祖曰:“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武帝即位,迁左小宫伯。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其后袭爵隋国公。武帝聘高祖长女为皇太子妃,益加礼重。齐王宪言于帝曰:“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帝曰:“此止可为将耳。”内史王轨骤言于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帝不悦,曰:“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高祖甚惧,深自晦匿。
      建德中,率水军三万,破齐师于河桥。明年,从帝平齐,进位柱国。与宇文宪破齐任城王高??于冀州,除定州总管。先是,定州城西门久闭不行,齐文宣帝时,或请开之,以便行路。帝不许,曰:“当有圣人来启之。”及高祖至而开焉,莫不惊异。寻转亳州总管。宣帝即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俄转大前疑。每巡幸,恒委居守。时帝为《刑经圣制》,其法深刻。高祖以法令滋章,非兴化之道,切谏,不纳。高祖位望益隆,帝颇以为忌。帝有四幸姬,并为皇后,诸家争宠,数相毁谮。帝每忿怒,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高祖既至,容色自若,乃止。
      东汉灭亡后中国经历了漫长而混乱的四分五裂的时期。汉民族陷入了长达三个半世纪的厮杀战乱之中。像仿于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的黑暗时代。当东晋在江南建国的同时,中国的北方则陷入分裂混战,黄河流域成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主要少数民族和汉族争杀的战场,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相互争霸,不断有国家成立和灭亡。因东晋偏安江南,整个世家大族都不忠心于司马氏,同时各士族之间常为了争权而北伐。
      据《晋书》记载,塞外内附有三十万人,入塞匈奴有数十万人,羯族和其它进入中原大地的十九种种族有一百多万人。而这些只是有记载的。南北朝时期,更是各种蛮族大批的进入中原,人数已经多于中原人。就是说北方少数民族已经占据统治地位,把中原瓜分了。内迁的

第60章 广南大捷(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