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章 突厥救援(二)[2/2页]

兴隋 家国天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连突厥人都打算把他们的公主嫁给你了。
      杨逸道,什么?突厥人怎会这样呢?父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杨林道,你继续为我耸肩,我给你慢慢道来,突厥被你上次带人烧毁牙帐,气死他们的默哆可汗,默哆可汗死时,并未立继承人。默哆有三个儿子,他们谁也不服谁。分别占据一些地方,自称为突厥的新可汗。经常相互攻击,现在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他们都想统一突厥。便想借助外力,他们便想到了大隋,处罗决定把他的妹妹露珠公主嫁给你为侧妃。来换取我们大隋出兵相助他统一草原。
      杨林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杨逸打断道,父王,这可不行,我还不知道他们的公主长的怎么样?万一要是丑女,我岂不是折本了,想我杨逸玉树临风,怎么可以娶一个丑陋的蛮女为妃呢?父王,你去给皇兄求求请,让其他人娶吧。
      杨林道,你真的不愿意?那就算了,我听说,露珠公主是突厥的一大奇葩,想娶她的人多之又多,既然你不愿意,就算了。我明日早朝就去给皇上讲。
      杨逸一听露珠公主是美女,连忙给杨林道,父王,还是不要了,我就勉强的娶她算了。
      杨林一听完杨逸的话,对王妃柳氏道,也不知哪辈子做的孽,竟生出个这样好色的痞子。家中美女那么多了,还经常出去勾三搭四。还有,他的妃子当中,竟有两队姑姑和侄女共侍一夫,幸好外人不得知,若是知道了,本王的脸面还搁在那儿呀。
      王妃柳氏笑道,王爷,这有什么啊?只要他们喜欢随他们怎么去干吧。外人即使知道了,也不敢说的,我们只要等着抱孙子就行,你不是要和罗侯爷攀比吗?他儿子只有一个夫人,而且无论人家怎么劝,他就是不愿纳妾。我们逸儿那么多妃子,到时生出的孩子,经王爷你一调教,肯定能胜过他的孙子罗成的,王爷你不是常常说,你的绝技就要失传了吗?逸儿,若是有了后,肯定会有合适的人选让你去传他武艺的。你倒时还不乐死,现在,就知道在这里抱怨。
      杨逸听完王妃柳氏的话,发现此时他的父王已经变了,不在想以前那样古板了,要是搁在以前自己的母妃是万万不敢说这些话的。这次他们回京,自己就听说父王对母妃的言听计从,当时自己还不相信,现在自己信了,自己的母妃说完这些话,只听自己的父王道,说的也是,当年,本来想传给逸儿,没想到他的武艺已经超过我,怕伤我的面子,竟跟我学了几天,要不是,皇兄告诉我,我还不知道呢?这小王八羔子,一肚子坏水啊。
      杨逸看到杨林变得随和了,便道,父王,你可不能骂我是小王八羔子啊,这样,你不就成了老王八羔子了吗。
      杨林听完杨逸的话,你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现在,你的小日子过的挺舒服的,来年的科举,你准备好了没有啊?
      杨逸道,父王,你还真想我去参加科举啊?
      杨林道,那不是你让我给皇上说的,我已经说了,你不能不去做啊?要不然我的老脸往哪搁啊?
      杨逸道,父王,你难道不知皇伯父设立科举制,就是为了提拔庶族,若是我在去参加科举,岂不是占了一个名额。世家的地位,现在越来越重,皇伯父是怕他们有一天谋朝纂位啊。因此,科举我还是不参加了。
      杨林没有回答杨逸的问题,而是道,不错,现在的世家地位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威胁道皇权了,就那陇西李氏来说,一家几个柱国,朝中有好多官员都是他们的姻亲,若是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皇兄,为了抵制世家,才特意实行科举制。效果还是不明显,有些庶族出身的人怕得不到重用,纷纷投向了世家。
      杨逸道,父王,不用害怕,现在虽然世家还是在朝堂占一席地位,相信将来的不就,他们就会淡出朝堂,世家子弟,皆不喜学问,现在他们只知玩乐,虽然蒙家中的先人功勋,得到荫官,但是都是小官,上不得台面啊。我们尽量向陛下举荐贤才,让这些人迅速控制朝堂,到时,便可对世家动手了。说到人才,孩儿向父王,举荐两员大将,希望父王加以重用。
      杨林道,哦,不知逸儿,又向孤举荐什么人啊?上次你举荐的几个人到时不错,这次就不知道怎么样了?
      杨逸道,父王,用一段时间就知道了,一人是麦铁杖。一人是侯君集。二人皆是大将之才,望父王加以重用。
      杨林听杨逸说完道,逸儿,这麦铁杖我倒知道是何人,此人青年时即勇敢,有臂力,且步行如风,跑及奔马,能“日行五百里”。性开朗、喜酒、好交游、重信义。陈朝太建年间,铁杖曾结伙为盗,被广州刺史捕获,罚为官府奴隶,为皇帝执掌御伞。
      铁杖野性未改,每当皇帝罢朝之后,便步行百余里至南徐州,趁夜走城过户明火执杖抢夺财物。第二天早晨,又仍为皇帝执伞不误,经十多次抢劫后,南徐州失物主人已认识麦铁杖,联名告到州里,刺史经查确认,便上告朝廷,要求惩处。皇帝和大臣们见铁杖每日不离左右,不相信有这回事。后来告状的人越来越多,尚书蔡征出了一个主意,在一天罢朝时,忽然以白银一百两为酬,募人到南徐州投递紧急公文,规定必须于第二天黎明时持回文上奏皇帝。许多人经过计算里程和时间,纵使跨骏马也不能完成任务,因而无人应招。铁杖不知是计,欣然愿往,他不用驿马按时回来。这时皇帝才相信抢劫南徐州者就是麦铁杖。由于皇帝爱惜他的勇敢和特殊本领,只对他作了一般的惩戒。此人确实是大才,自从南陈灭亡后,他不知所踪,逸儿,是怎么寻得此人的?
      杨逸道,父王,此事说来话长,便开始从南陈灭亡后开始给杨林讲起。等杨林听完后道,麦铁杖确实是一义士,本王一定会加重用的。逸儿,那侯君集是何人啊?竟得你如此推崇啊?
      杨逸心想,你若是知道侯君集就怪了,侯君集可是为大唐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道,父王,孩儿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孩儿和谈了一次,发现此人弓马娴熟,懂得兵法,若加以培养,必能成为大将。不如明日孩儿把这二人叫来,父王亲自试探一下。
      杨林道,好,本王非常期待啊,好了逸儿,你去陪你的妃子吧,晚上,都到本王这里用餐。
      杨逸听完杨林的话,连忙向杨林夫妇告辞,跑回自己的小院,杨林夫妇看到杨逸的做法只是笑而不语。

第41章 突厥救援(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