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东西了。
又饿又冷,外加上这家里的人进进出出院子完全不把他们这些躺在地上都扭八扭的人放在眼里,所以使得这些原本自尊心很强,外加怀揣了很大希望的人躺在地上,只觉得非常的绝望。
最过分的是谭忆栀方才在张婶家吃完了东西,还拎着那么多东西回来的时候,那香味真的是钻到了每一个躺在地上饿了好久的人的鼻子里。
而谭忆栀明明已经吃的挺饱的了,却还是一手端着茶,一手拿着鸡大腿,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一边小小的晒着太阳,一边哼哼唧唧的,哼着歌儿,吃着肉,品着茶,旁边还坐着美男。
这样强烈的对比就使得躺在地上的人只觉得浑身上下更加不舒坦了,所以才看到拿着大刀马上就要走到院子里的衙役之后,这些人的眼中不由自主的,便向那些人的身上投射出求助以及希望的光。
最终就要以族长眼中的光芒最为强烈,毕竟他可是这些人当中最要面子的一个,而且也是昨天最丢面子的人,眼下突然之间来了救星,这组长自然是希望这些牙医的人能够远远地惩治谭忆栀,毕竟归根到底她还是个孩子,若是论取证据来的话,这些人可要比谭忆栀贼多了。
所以眼瞧着那些衙役气势汹汹的走到院子里来,谭家族长原本已经如死灰般的心,又死灰复燃了。
而且是越烧越旺那种,甚至于双目之中已经燃起熊熊火光,似乎是只要衙役把他嘴里的那块破布扯开,看家族长便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出谭忆栀的那些罪状,并且能够让这些衙役把谭忆栀压到大牢里去,甚至于谭家族长已经想好了,哪怕是花心银钱在那些衙役的身上,也一定要让谭忆栀在大牢里被多关一阵子,最好是就此判刑,这样的话,谭忆栀名下的所有财产不就都是谭家的了吗?
越想越觉得自己这个计划特别可行,所以谭家族长眼神当中渴望的光也就越来越强,甚至于都没有看到,或者说是完全没有注意到,被那群衙役拥护着,坐着小轿撵,到院子里来的县令大人对着谭忆栀,脸上都是带着谄媚的笑容。
事情果然朝着谭家族长的预料方向而去了,因为那衙役直接便把他口中塞着的那块破布扯了出来,但就在族长当然想要高声的朝着这群衙役喊救命的时候,却突然之间看见了让他心碎的一幕,也是他方才没有注意到的那一幕。
张县令也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谭忆栀这个小祖宗了,但即便是多日不见,眼瞧着这个祖宗,就这样大摇大摆的坐在院子里来,甚至于连自己大张旗鼓的带了这么多人来,都没有让这小祖宗抬起眼皮,张县令便知道,应当是自己来晚了,惹得这小祖宗不痛快了。
这要是换成其他人,不管是谁,只要是这镇子里或者是村子里的普通老百姓,敢对张县令撂脸子,那张县令指定不会管着,劈头盖脸一顿骂都是轻的,背后用一用小手段,让那人的生活中多点坎坷都是非常正常的。
但如果这个给张县令甩脸色的人是谭忆栀的话,那张县令想不到自己除了忍着之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来应对谭忆栀的脾气。
毕竟当初张县令那可是亲眼瞧见北安国首富,钱家的大公子,摇摇晃晃地跟在谭忆栀的身边,就为了逗谭忆栀笑出来。
其实刚开始张县令也并不知道钱益善的身份,只觉得这人穿的实在是太过于招摇,毕竟那铜钱花纹的衣裳,整个北安国都没有多少人敢穿出来,而且那一身不是金就是银,或者是玉的首饰,当真是让小偷看着都流口水。
后来还是出于好奇,所以张县令特地派人去打听了打听。
结果就发现原来这个穿金戴银还一身铜钱花纹打扮的人,竟然是钱家铺子的少东家,要知道这钱家铺子那可是整个北安国都有名的,毕竟这个字和北安国首富挂上了钩,是北安国首富钱家经营的铺子,那可以说是蔓延到北安国的任何一个角落了。
所以原本张县令只是听说这钱家铺子确确实实就是前脚开的一个分支,但却从来没有想过钱家的少东家竟然有一天能够光临这个小镇子上的钱家铺子。
毕竟这镇子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说早就听闻前家少东家和西北小王爷两个人关系非常好,打小一起长大,但就算是前介绍也来到西北领队就是去西北的都城而已。
不过瞧这铺子里那些人的客客气气的态度,以及那老油条一般在镇子上,干了很多年的老掌柜的,都对这少爷客气的出气,而且还有这身打扮,可以说是对于钱益善的身份确认无疑了。
而这也就意味着有西北那边儿大官员的保护,外加上钱益善的庇护,就算是张县令,他头顶上长了10个脑袋也不敢去动谭忆栀一根毫毛。
这也是这么多年,为什么每次他看见谭忆栀都会战战兢兢心惊胆颤的原因,毕竟当初因为大事或者小事,或多或少都得罪了谭忆栀好几次。
所以眼下这祖宗好不容易有事儿要自己打打手帮帮忙,张县令自然是非常乐意去改善一下,再谭忆栀眼中的形象的,也为自己当年做过的那些错事稍微挽救挽救,所以这才低声下气,甚至于不顾院子里其他那些人的目光,直接便弯着腰一路小跑到谭忆栀旁边,乐呵呵的奉上了笑脸。
“谭姑娘这是回来啦,我有好些日子都没瞧见您了呢!”
谭忆栀也算是给县令面子,回过头来笑着对他点了点头。
“回来了,这不一回来就特别想念县令大人,所以赶紧托人把县令大人找过来替我办事儿嘛!”
谭家族长在看到自己心中一向地位很高,甚至于非常惧怕和崇拜的县令大人都对着谭忆栀点头哈腰的时候,就感觉自己这次真真实实的废了。
第231章 231 没脾气的张县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