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南玉听到这位宫女这样说,更是觉得心中一阵不安,所以赶快便带着谭忆栀到达了这宫殿里头,贵妃娘娘居住着的屋子里。
一进屋薛南玉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草药味儿,这是以前她来母妃的宫中不曾闻到的。
相比较于谭忆栀立刻便皱下眉头的样子,谭忆栀相对来讲就自由了一些,毕竟常年给人治病,所以对于这草药的味道闻得已经很熟悉了。
来到这个世界,算起来已经有快4年的时间了,谭忆栀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周转有些困难之外,其余的时候并没有因为钱而受到太多的牵连,所以这几年可以说是按照自己的心在过日子。
也是受了上辈子的影响,所以这一辈子条件稍微好了一点,谭忆栀便开始各处云游,帮人家免费进行医治,按照乡村的话来讲就是赤脚大夫。
只不过这云游也是有一定地区限制的,毕竟若是走得太远了,谭忆栀放心不下家里的弟弟还有那么多嗷嗷待哺的人,所以一直都是以西北这边为中心点在这周围进行云游的。
出去实习总是就能够锻炼人的,特别是在一些人生地不熟的地界上,完全靠着自己的医术说话,这也就使得谭忆栀,所以说有很多的时间一直都是闲居在家里,但实际上医术方面确实是要比上辈子有长进的多的。
所以这冷不丁一进屋闻到这股子药味儿,谭忆栀便立刻下意识的从这味道之中分辨一下究竟,这贵妃娘娘平日里服下的是什么样的药材,究竟有什么样的功效。
在细细的闻了几下之后,谭忆栀察觉到这一药材里基本上都是一些益气补血,滋养身体类的补药。
就是属于那种你若是有些小病的话,吃这些药能够让身体强健,若是大病的话,吃这些药并没有太多疗效,吃多吃少都不会吃坏人的一种方子。
薛南玉倒是在进了屋子之后,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观察谭忆栀的所见所闻,因为她已经把全身心都集中在了躺在病榻之上,就连肤色都比薛南玉走之前要惨白不少的贵妃娘娘。
此时的贵妃娘娘昏睡不醒,也不知道究竟是吃了药的缘故,还是因为身体虚弱的缘故,总之在训练欲来的时候,这贵妃娘娘好像毫无察觉一般,轻轻地闭上眼睛,一动不动。
薛南玉看到自己的娘亲这个样子,那眼泪便立刻像是折了线的珠子一样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不过她也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就算是自己哭的再凶也于事无补,所以赶紧把谭忆栀叫到这边儿,眼神之中带着乞求看着谭忆栀,希望她能够给自己的娘亲医治一下。
谭忆栀微微颔首,然后撸起袖子来两步便走到了贵妃娘娘的床头边上,甚至于都没有瞧贵妃娘娘的这张脸,便直接撸起贵妃娘娘的袖子来给她把了把脉。
一边把脉,谭忆栀还一边小声的吩咐着旁边的薛南玉,让她准备一套银针。
谭忆栀现在就是薛南玉为娘亲治病的主心骨,所以自然是谭忆栀提什么要求训练,薛南玉都会尽力去办。
赶紧点了点头,薛南玉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大声嚷嚷吵醒贵妃娘娘,而是直接起身,自己去找银针了。
谭忆栀不为所动仍旧是仔细地用指尖探查着贵妃娘娘的脉象。
脉象虚弱,搏动缓慢,久按还能够察觉的到脉象之下,似乎是有一些轻微的颤动。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显示着薛南玉并没有说谎的事情,她的母妃确确实实是有很长时间的顽疾,而且算一算的话,可能就是在薛南玉出生的时候才有的隐疾。
奈何这个时代本身生孩子就有一定的风险,所以生完孩子之后无论是大出血又或者是身上多了什么疾病,其实都是很常见的。
所以后宫的太医就说是生产之后,贵妃娘娘着了些风,落了些遗症,平时里再开些方子,稍加调养一下,这身子就会好,这副说辞无论是落在贵妃年龄的耳朵里,还是落在皇上的耳朵里,都是没有什么毛病的。
但若是这病从开端的时候,就被有钱有势的人威胁或者是嘱托着,根本就没有被好好的医治,一拖就拖了十几年的话,那就算是铁打的身子,这么多年也会被拖累的越来越虚弱,而贵妃娘娘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若说是刚开始生下薛南玉的时候,身子有些虚弱,所以那个时候有些损伤的话,开些药剂再加上平日里多保养保养应当也能够养的差不多,但现在这贵妃娘娘的身体明显就是当时没有养好,事后更加没有养好的体现了。
都说医者父母心,谭忆栀在察觉到贵妃娘娘的身体确确实实是不好,而且还是因为当年没有调理好的时候,心地里无端升起一股火来。
身在这后宫当中,平日里的衣食住行都有下人精心伺候着,若是太医当真吩咐了什么事儿,怎么可能会有人不照办,必然是有人从中作梗,无论在哪个环节,只要出了一点差错,那么积小成多贵妃娘娘的身子也就会一天一天的虚弱下来。
默默的把手从贵妃娘娘的手腕上移开,谭忆栀轻轻叹了口气,却并没有多说什么。
薛南玉自然是为她娘亲的病着急,所以在谭忆栀吩咐要银针的时候,她便立马下去,让这宫里的宫女赶快找出一副没问题的银针过来。
方才瞧见薛南玉便立马落泪的那个宫女,是从小便跟着贵妃娘娘一同长大的,所以在听到薛南玉的这副说辞之后,自然是心中有几分顾忌,生怕这宫里有其他宫里安插进来的人手,所以也不敢托人之手,自己便去找了一副确实没有问题的银针送来给了薛南玉。
薛南玉旁人不信也是信得过这位的,所以便按照谭忆栀的嘱托,又拿了一盏油灯,然后才重新回到了
第172章 172 施针通经络[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