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6章 46 生活步入正轨[2/2页]

农家医女有点田 墨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把今天从镇子里买回来的小物件儿都摆在了屋子里之后,谭忆栀带着谭一松又去二舅妈家蹭饭了。
      二舅妈经过这几天被蹭饭的经历,似乎已经习惯了,这姐弟俩到饭店之后会自动到自己家来吃饭的事,所以也没有什么惊讶的表情,直接让姐弟俩坐在饭桌旁边,又拿着两副碗筷5口人就开始吃饭了。
      晚上回家谈一松,又烧了一锅水,姐弟俩简单地洗漱了一下之后,这一天就算是这样过去了。
      时间就这样又过了20多天…
      每天的行程基本上都是重复的,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个是这个仅仅搭设在铺子里,占用铺子的一小块儿地方的“小诊所”,生意越来越好了。
      谭忆栀现在只感觉每天晚去铺子里,一会儿都错过很多很多的钱,因为经过20多天的努力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到铺子里来求诊。
      后来谭忆栀每天都不会去核算自己盒子里有多少钱了,因为生意非常的火爆,所以他一直和前老板两个人都觉得到月末的时候突破200两不是什么问题。
      除了每天会被马车接到镇子里来进行,治病之外,谭忆栀每天回到家里之后,都会把那片小园子收拾一下,每天收拾一点,每天收拾一点,这20多天院子已经被收拾出来一半儿了,不过仅仅只有一小块儿的地方种的是蔬菜,剩下大多数的地方种的全部都是中药材。
      原本空荡荡的礼物也因为每天添一点东西,而变得越发的像有人生活过的样子了。
      但这些全部都是不是变化最大的样子,其实转变最大的是谭一松。
      这孩子前几天还会被谭忆栀带着到镇子上来在铺子里简单的帮忙干点活,要不然把这孩子放在家里,谭忆栀也不放心,但是后来有一天晚上,谭忆栀看到了一本谭诗留下来的书。
      她这才想起来在这个时代的孩子,像谭一松这样大年纪的,但凡家里有点条件都应该送去念书。
      只不过是因为之前姐弟俩无依无靠,没有人管他们,所以才耽误了这么多年,但实际上谭一松的启蒙工作,谭诗做的还是不错的。
      以前是经济条件不允许,而且村子里在谭诗离开之后就没有了教书先生,就连想读书都没有人教。
      但是现在姐弟俩每天都要到镇子上去,而且谭一松在铺子里也仅仅是闲逛,就算能够搭得上手,也做不了一些非常关键的活。
      谭忆栀摸着兜里越来越多的银子,决定让弟弟去念书。
      不过谭忆栀也不是一个武断的人,毕竟这种事情要你情我愿才行,学习可不是一股劲儿的把东西塞到脑子里才算可以,所以就先和谭一松商量了一下。
      谭一松那双和谭忆栀很像的大眼睛转了好几圈之后,才犹犹豫豫地点了点头。
      既然当事人已经同意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的多了,谭忆栀先是和钱老板商量了一下,询问这周围有没有靠谱一点的学堂,肚子里墨水多一点的先生。
      钱老板在这个镇子上混得很熟,跟所有人都是,所以直接就给谭忆栀指了一个距离,他们店铺并不算很远,但是却也位于镇子一角的学堂。
      谭忆栀中午抽空去学堂那边走了一趟,何先生亲自谈了几句,询问了一下在这里学习的费用以及需要准备的东西之后,第2天就带着弟弟和哥哥风风火火的去了学堂里。
      是的了,谭忆栀这个不喜欢占人家便宜,而且在感受到别人的善意之后就会加倍奉还的人,自然不会忘记二舅妈那边儿,家里还有一个年纪比自己还大,但是却大字不识一个的铁牛。
      在听谭忆栀说,每天有人接送这兄弟俩去上学和放学,而且学费还由她掏的时候,二舅妈那双精明的眼睛愣了很久。
      她欲言又止了很长时间才点头,特别慢地说了一句好。

第46章 46 生活步入正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