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欣赏愈浓[2/2页]

华娱从三国剧组开始 骑龙攀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解惑完,老杜看着台上洋洋洒洒大谈特谈的许旭,忍不住感慨道:“现在这小年轻的涉猎度,真了不得!这种偏门的细节,都知晓!”
      杜家福自认这么多年下来,成为了一个三国专家,所以越发好奇,许旭这么年轻,是怎么能有这些深入浅出的认识。作为三国同道中人,他开始产生一种彼此坐下来交流一下的兴趣。
      对于老杜的这个感慨,任大惠倒是觉得理所当然:“敢拍桌子讲三国的,涉猎不广泛,哪敢这么理直气壮的。”
      许旭所表现出的对三国轻松解说又有专业的综合素养,让身为总制片人的任大惠,对于他的欣赏之色,愈发浓厚。
      在两位大佬的愈发兴趣中。
      野外这方吊灯之下的地方,已经成为许旭一个人的舞台。
      朗朗声音,绘声绘色,从人物切入、一个别开生面的三国世界,在许旭嘴里不断的展现出来。
      汩汩汩!
      给大家伙分析了一大波赵云人物形象的许旭拿起旁边茶杯,一瓷杯水尽数饮完。
      旁边,充当打水人的许怡雯,赶紧麻溜的给重新续上,同时,又用驱蚊喷雾给身上喷了喷。
      补充完水分的许旭,开始回归昨晚讲评时留下的打假言论:
      “通过刚才的解读,相信大家对赵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个人勇武,白马银枪,舞若梨花,令人惊叹。那么,在三国演义中,赵子龙个人勇武得到最大程度发挥的,无疑就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幼主了。”
      “但是,我要说的是,即便是有夸大的演义故事里,罗贯中也从没明文写赵子龙七进七出,只是用了重新杀入重围、往来寻找等词语。至于这七进七出,多是后来者神话尔!像说书人,总归是要往大了讲,调动听众情绪嘛,这样才精彩,也就慢慢有了这么一个七进七出的民间形象。”
      “至于为何这事儿必假?这个从常理上讲,你要知道,一马当关万夫能不能开还两说,甭提几十万大军里来回七趟了......书中描述赵云曾从曹操的随身背剑之将夏侯恩手中夺得青虹剑,作为曹操随身军,必是麾下打造的王牌军,等同于现在的首脑戍卫师,是最贴身保命用的,马捡最好的用,人捡最好的使,这赵子龙一匹马对阵千百匹马,还护着一个小婴儿,能囫囵冲杀出来就已是侥幸,至于这来回冲杀七趟,除非赵云是修仙了!”
      许旭一张嘴有理有据,台下众人亦是听得头头是道。
      哪怕野蚊子在四周飞舞,也挡不住拍完戏后缺乏娱乐项目时众人听评书的热情。
      直到饭盒见底、瓶水见罄。
      啪!
      感到膀胱告急的许旭一拍饭盒,喝完旁边茶缸里的最后一口水,一拍饭盒,开始总结道:
      “今天,我们提出了一个人物有三论,聚焦到赵子龙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身上,我认为,杂号将军、姿颜雄伟是他的历史形象,一身是胆是他的文学形象,七进七出则是他的民间形象。”
      “历史上的事儿,说是也不是,说不是也是,几分真几分假,众说纷纭。因此,认识历史,解读人物,我认为要从上面三种角度去看,才比较客观今天我们解读完了赵云,既然我们剧组是按照演义故事作为拍摄主基调,那么,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也就按照五虎上将的顺序,挨个解读其余四位。预知下位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台下众人听得不过瘾,叫着道:“别呀,队长,时间还早呢,没听够!”
      说着,前排的人,就要上来扯人不让走。
      许旭赶紧抱了抱拳:“各位各位,膀胱告急,明日再讲!”

第6章: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欣赏愈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