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汤俊等人被调往郑州以东的中牟县城驻防,这里是国军暂编第15军27师的防区,属于黄泛区域。经过此次之战,日军又被打回黄河以北,而这座中牟县城,正是中日两军防线的交接点。
中牟县城的防线至关重要,如果发生战争,这里必然是日军的重要突破点,在防线的对面,驻扎着大量的日军部队,双方的距离仅仅隔了一条河,如果从防线的前沿观察,紧靠肉眼,就能看到日军阵地上隐约飘摇的太阳旗。也因此,上级为防止登封城事件的悲剧再次重演,命令汤俊部队前往这里以增加人手,协助守军254团进行协防,务必扼守住这条至关重要的锁链。
汤俊到达的第一天,还没卸下行装,就找到团长李挣国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交谈。上次和藤野部队交战汤俊记忆犹新,一个日军联队,就牵动了近乎所有河南防区内的各个部队,一座登封城,也让各个师伤亡惨重。汤俊深知这种悲剧的发生绝不仅仅是因为武器装备上的落后,更多的还是人为因素,表面上看起来固若金汤的防线,其实因为指挥官们的心怀鬼胎,根本就是一盘散沙。
不过这次交谈倒是出乎汤俊的意外,团长李挣国对于汤俊提出来的各个意见频频点头,而且不时的给这位比自己军衔低一截的汤俊竖着大拇指,连声表示如果没有汤俊,藤野联队就不可能遭到全歼。
汤俊受宠若惊,没想到对方会对自己如此谦卑,谈话结束,李挣国提出要设宴招待,汤俊没有拒绝,毕竟对方给足自己面子,如果这时候装清高,那就容易遭到排斥,不利于防区的团结防守和各项工作的开展。这些年在部队的岁月,已经慢慢的改变这位曾经自命不凡的年轻人,他已经开始明白有些事情不能去意气用事,尽管晚宴都是些他平常看不惯的“美味佳肴”,但汤俊依旧端着酒杯和桌子上的各个团里军官谈笑风生,脸上也没有丝毫的不悦。
“当年的戚继光,也是靠圆滑的为官之道,才给自己练就戚家军提供了足够的条件。”汤俊在心里说道,希望用这位民族英雄来安慰自己。
谈过话后过了两星期,李挣国就和汤俊所部开始对中牟县城附近的防线区域进行加深巩固,首先进行的就是对泛滥区域河水的整治。
小馍头回来后没多久,就和父亲排里的战士们打成了一片,娃娃排里的人对这位身经百战的同龄人近乎崇拜。小馍头也没有说因为排长是父亲而偷奸耍滑,相反,因为老馍头的缘故,平常的活小馍头的干的比一般战士更加卖力。同样,老馍头也没有因为是自己儿子而就对小馍头放松要求,有时候干起活来对自己儿子的要求为更加严格,这样下来,排里的其他战士们也就更加不会去偷懒了。
整治防线的命令下来后,大伙儿都开始拿起锹镐热火朝天的干起来。老馍头和他的娃娃排奉命对坑道里的积水进行整治,小馍头一边拿着铲子铲水,一边和身边的战士聊着自己在虎头岭发生的趣事,自从回来后,一有空,他就会和这些差不多大的战友聊聊山里的故事,尤其是和赵队长他们这支风格和国军风格完全不一样的游击队之间的故事,更是吸引着众人的眼球。每次小馍头一讲,不管是琐碎的鸡毛蒜皮,还是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排里的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天赐哥,你说赵队长他们的游击队,连个军饷都没有,咋还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跟他们打仗呢?”小石头一边在旁边帮忙,一边好奇地问着。
“嘿,要不说你小子没读过书呢,这叫信仰,知不知道?”小馍头干着活回答道。
“信仰?信仰是啥玩意?能当饭吃不。”有人不解道。
“这个……”小馍头挠挠头,不知该怎么回答,“下次有时间在详细的给你说。”小馍头敷衍道。
“你们这帮娃弄啥哩?!”正聊着,老馍头急匆匆的赶过来。
“爹,咋回事?”小馍头不明所以地问道。
“团长带着咱们的营长来巡视了,就在阵地上,你们这帮娃还搁这拉呱。”
听到父亲这么一说,所有立即丢掉手上工具,爬出坑道,正好遇见巡视的汤俊和团长李挣国。
“立正!”老馍头下达口令,排里的人马上立正站好,老馍头正准备敬礼报告,却被汤俊挥手阻止了。
“汤营长,你这手底下还有一些毛都没长齐的娃娃兵?”团长李挣国好奇的打量着小馍头等人。
“这些都是无家可归的孤儿,我们就在路上收留了他
第二百五十三章 危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