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八十八章 一封家书[1/2页]

父子兵 洗澡我用舒肤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从九月初开始,太阳就开始玩起了捉迷藏,成天的躲在乌云里,任由大雨哗啦啦地下着。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老天爷看不下去,想要拯救这片土地上受灾受苦的百姓,来一场润物细无声的小雨吹散空气中的干燥。但接连几天来,雨势却是一阵却紧似一阵,人们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看来河南的旱灾刚过,转而来的,又将是一场即将发生的洪涝灾害!
      汤俊站在屋内望着门外的阴雨绵绵的天气,阴霾的天空让人心情沉闷。团里已经给他配了用来作营部独立的房间,他此刻在正不停地在自己卧室里来回踱步。
      今天早上,重庆方面来了一位要员过来视察郑州这险要之地的城防工事,同时顺便给了汤俊一封家信。
      信的内容并不多,只有短短百来字:与吾儿相别已一年有余,虽然当初离别之际,为父对你多有责难,但一年来,为父却是日日茶饭不思,无时无刻不思念吾儿。前些时日,为父听闻你在虎头岭一役中九死一生,消息传来,为父内心忐忑不安,常常夜不能寐。为父从军几十年,深知部队水之深,而吾儿你又性格刚烈,必然是得罪军中小人,故而才有此难。为父深知你胸怀大志,然报国之心非前线才可以尽,望吾儿三思,只要吾儿有回来之意愿,调令即日就可下达。
      父亲的本意还是想让自己调回到他的身边共事,毕竟前线打仗是随时有性命之危,自己毕竟是独子,母亲又去世多年,父亲的这种考虑也不无道理。!
      最近战局不明,尽管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已经占据优势,日本颓势已显,可是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我们的军队仍然节节败退。父亲那边一定职务繁忙心力交瘁。
      可是倘若真的离开,汤俊又觉得十分对不起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兄弟。自从虎头岭回来之后,弟兄们惨死在小鬼子手下的场景经常在他梦里出现,尤其是那晚在山洞中老黑临死前满足的笑容,还有姜大牙、老贺他们几个伤兵为了不拖累队伍而牺牲,一想起这些,作为他们的指挥官,汤俊就感到羞愧难当,他恨自己为什么无能为力,为什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朝夕相处的弟兄一个个的在面前死去。
      “连长,你是我老刘见过最好的长官。”
      “连长,你是我老贺见过最好的长官。”
      “连长,你是我老黑见过最好的长官。”
      ………
      那些话语声犹在耳!
      不!不能就这么走了,这一走,机炮连怎么办?营队怎么办?
      这一走,自己当初立下的杀敌报国誓言岂不是前功尽弃。
      这一走,那些死在小鬼子手上的弟兄若在天有灵,岂不是会寒心?
      汤俊握紧拳头狠狠地砸着桌子,他知道这个决定肯定会伤了父亲的心,但自古忠孝不两全,为了国,为了那些死去的弟兄,他甘愿做一名不孝子。
      想定了主意,他开始回到桌子上,研磨,提笔,伏案写起给家父的回信。
      儿与家父相别亦有一年之多,今见家父来信,羞愧之心无以言表。但恕儿不能遵从家父之愿。这一年来,儿亲眼见这山河破碎之景,更看那些生死弟兄牺牲之壮烈,身为军人,当为马革裹尸,如今日寇占我大好河山,在我国土之上为非作歹,如果此时离去,忠对不起党国之栽培,义对不起那些牺牲在日寇之手的战友弟兄,若此,儿又有何面目穿这身黄皮军装?自古忠孝不两全,故而在此两难之际,儿选择继续留在前线报国疆场,并立下誓言,日寇一日不赶出中华,儿一日不还乡!
      写完最后的留名不孝子:汤俊之后,落下笔的汤俊,早已是泪流满面。
      信在第二天早上交给那名特派员,让他乘飞机返回重庆的时候给带回给父亲。特派员将信小心地放好在公文包里,然后意味深长地打量了一眼汤俊,接着又嘱托了朱团长等人搞好城防事务,注意日军动向后,才就在旁边警卫的陪同下,上了飞回重庆的飞机。
      看着消失在天际的飞机,汤俊心情有种说不出来的失落。
      “营长,看你闷闷不乐的,遇到什么事了么?”陪同在汤俊身边的罗宇问道。
      汤俊走了一段距离,看见朱团长他们都已经不在旁边,他才叹息着将家书的事告诉了对方。
      “兄弟,你说我这么做,是不是很过份?”汤俊问道。
      沉思片刻,罗宇点头说道:“如果单单从令尊的角度来看,你这做法确实伤了你父亲的爱子之心。”
      “但是,”罗宇顿了顿接着说道:“如果从你军人身份出发,你这做法无可厚非。杀敌报国本就是我们本分之事,自古忠臣名将,也都是忠孝之间选择前者,营长我记得你以前跟我说过,覆巢之下无完卵,要是我们的国土沦丧殆尽,那么自己小家,又怎能过的安稳?”
      汤俊点点头,十分赞同道:“兄弟,所以我选择了留下,我汤俊要练出一支虎狼之师,我要带领他们上阵杀敌,要用小鬼子的鲜血和头颅,去祭奠那些死去的弟兄。”
      “对,只有将小鬼子赶出我们的国土,这场战争的硝烟才能散尽,我们才能给国家一个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罗宇一旁鼓励道。
    &nb

第八十八章 一封家书[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