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种有目的、有策划的倾销之下,大生纱厂的生意大为减缩。屋漏又遭连绵雨,这两几年水患频仍,垦牧公司亦无法供应足够的原棉,久而久之,大生纱厂不得不面临花贵纱贱的窘境。
“去年,纱厂盈利二百余两,已经去以前少了,今年只会更少,可能连一半都没有。”张謇对杨梅汀说着大实话,叹了两回气。
杨梅汀也曾帮助张謇创办垦牧公司,多年来也很是关心垦牧事业,但由于年纪老迈,他大多数时候,却是在海门镇走动,发挥余热。
海门的慈善事业,张謇多委托杨梅汀照看。凭着老人的威望,像是溥善堂一类的慈善工作,都开展得颇有声色,尽管阻力重重。
当下,杨梅汀沉吟不语,过了一时,才道:“你说的问题,我省得了。依我看,慈善这一块,费钱无数,但又不可不为,可以多借助社会力量。”杨梅汀知道,张謇在海门、南通都投入了大量财力,来兴办教育、发展慈善事业。
张謇为难道:“现在军阀混战之势,愈演愈烈,人人都想捂着自己的钱袋子,愿意做慈善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不然,我也不会老从大生公司拿钱出来,填这么多的窟窿。”
杨梅汀皱皱眉:“那……以我之见,公司可以再少开一些,或者关停几家?”
话音刚落,张謇便斩钉截铁地道:“这不行!”
杨梅汀被他决绝的姿态震住了,盯住他的眼,只等他继续说。
“南通的城市建设,正在发展之中。我若是中断这项事业,于己于人都无法交代。我……将至耳顺之年,时间不多了。”
杨梅汀故作轻松地劝道:“这话说得不对,什么事都不能在一两日完成,心急不得。嗯?我记得,以前你说过,做人做事要有一种愚公精神。那话怎么说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老弟,你说,你急什么?”
此言一出,张謇顿时被噎住了,他不得不承认,杨梅汀说得对,可心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却一拱一拱的,鼓动得他无法平静。张謇不禁捏紧了拳头。
“你看,”杨梅汀指着头上的老槐树,“这槐树一百多岁了罢,才生得如此繁茂。我在想,要是一开始,它便长得太快,发出太多的枝干,或者,它也长不成今天这副模样。”
张謇抬首望去,循着杨梅汀的话去想,顿然觉得他自己,他和董事们的大生纱厂就像那一棵槐树。一时间,心下有些难过,闷然不语。
见状,杨梅汀忙转移他的注意力,笑问道:“你方才说城市建设?来,来,来,给老哥哥说说你的规划。”
张謇这才有了精神,笑道:“照我的规划,是一城三镇。通州,是商业居住区;唐家闸,是工业区;再往西南走,天生港,是港口区;至于城南的狼山,便是休闲区了。”顿了顿,他补充道:“日常生活,不能少了娱乐。”
杨梅汀问:“那年,你开设更俗剧场,便是为此?”
“不只如此。娱乐跟教化,是不分家的。你看明人戏曲、小说,不就是寓教于乐的典范?”
杨梅汀忍不住拊掌称好:“妙极!妙极!”
第108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6)(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