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故踊跃从公者,做一分便是一分,做一寸便是一寸。鄙人之办事,亦本此意。”
张謇定定地看住汤寿潜,铿然有声。
2
甫一回到通州,张謇便提笔给袁世凯写信。
数日之后,袁世凯的回信送到了,答复不出张謇所料,说立xian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时机还不成熟,尚须缓以俟日。
耐人寻味的是,张謇并未在信中提及旧事,好似那些隔膜从不存在。袁世凯在回信中也默契地不谈过往,只以寥寥数言,说及他对立xian一事的态度。
也不算敷衍。
明确袁世凯的态度后,张謇匆忙去了翰墨林书局。
走之前,又检查了一遍书稿,见《xian法义解》《日\/本xian法》《日\/本yi会史》等书无一遗漏,这才放心出门。
去年已经定下设立翰墨林书局的主意,尚有一些时日才能进行印制,但如果印量很小,倒也能勉强开印。
张謇对主管曾明敏道明用意,吩咐照印,对方却有些为难,道:“季直先生,您确定只印二十册?印量不大,是挣不了钱的。”
“原本就不是为了挣钱。”
“啊?”
“一则,这些数估计也没人敢帮我印,我也只能来麻烦你们。”
“不麻烦,不麻烦。”曾明敏连忙摆手,生怕张謇误会他惰怠。
“您听我说完。二则,为保密起见,这些书上的内容,不便为外人察知。我信得过你。”
曾明敏一听这话,顿然来了精神,拍着胸脯道:“先生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张謇被他这态度逗乐了,遂笑道:“既然你能完成这个任务,那便是我志同道合的同志咯?”
“那是,那是。”
“等印好了之后,我便把这批书送到内廷去,为立xian做宣传。”
“立xian?啥是立xian?”曾明敏挠挠头,懵然无知。
张謇道:“你在制版印刷的时候,不妨看看这几本书。”
曾明敏继续挠头:“我怕我看不懂。”
“嗯……这么说吧,”张謇尽量说得简单些,“我就用汤先生《xian法古议》里的话来说,议院是li法ji关,但是我们每一个国民,都可以参与讨论这个国家的大事小事……”
描述完毕,曾明敏听得眼都直了,直拍手道:“真好,就连咱们小老百姓都可以说话,这可不比以前那登闻鼓还强?季直先生,您可得把这个事给争下来!到时候,老百姓们就有好日子可以盼了!我老曾别的不会干,印几本书还是在行的。您等着,保准给您印得清楚明白!”
话不多说,曾明敏立马吩咐几位工人开始工作。
张謇在翰墨林书局停留了半日,待到将近午饭时分才离开。
原本想回家吃饭,张謇想了想,又扭头往大生纱厂走去。
正式投产之后,照着《厂约》,大生纱厂的用度极为精省,诸如待客的餐食规格,食堂的菜品都做了规定。不过,精省归精省,食材须干净、新鲜,是半点都打不得折扣的。许久未去纱厂视察了,张謇也想突然去看看生产情况,和工人们吃吃饭,谈谈心。
第67章 今而后吾知免夫(1)(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