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9章 到处逢人说项斯(5)(6)[2/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有答复,而令吴起元一直念念在心的事,却有了回应。
      原来,周家禄再未获取更高的功名,这几年历任丹徒、镇洋、荆溪、奉贤等县训导,也不是个出路。吴起元每每劝周家禄也入吴幕。这一日,果然被吴起元等来了。
      周家禄文采出众,倜傥有节,很快便与吴府幕僚熟络起来。通州范当世、如皋顾延卿、通州朱铭盘,都来自江淮,五人自然走得更近。
      一两年之间,“江淮五才子”的名声,已是显扬于外。吴长庆听得坊间名号,再看他五人闲时以文章义理相切???惺币踩滩蛔∏袄创杖ぁH硕妓担?熳钟?捏闼В?幌袷歉鑫浣??顾魄俺?切┏缟蟹缪诺耐豕?笞濉
      这话听得吴长庆颇为受用,其实他父亲吴廷香本乃庐江名绅,曾举孝廉方正,吴长庆濡沐家风,也对文章风义极为上心。只是,朝廷更需要的,是武将。以武行世,小则安身立命,大则卫国保家,亦值得尊敬。
      吴长庆爱才惜才,主动投奔他的人,一茬接着一茬。到了光绪七年(1881),吴长庆在
      登州又接到了一封袁世子的来信,信上说,“叔父招我往学军旅,不胜感激,即日便往”。
      这个袁世子,说的是袁世凯,表字慰亭。他本是袁保中之子,后因袁保庆无子,被过继为后嗣。打小,袁保庆便悉心教育袁世凯,希望他成为一个允文允武之才。不过,袁世凯文才虽也有可观之处,但却对兵书战策如醉如痴,志在学“万人敌”。存了这样的想法,袁世凯在科举之上又走得坎坷,两度落第于乡试,家人对他的前途不免忧心忡忡。
      袁保庆与吴长庆曾结兄弟之好,好友过世之后,他理应对其子嗣多加照拂。
      治军之人,免不了东奔西走,这五年来,吴长庆治理过黑水河患,升任过浙江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再奉旨帮办山东军务,在沿海戒防。现如今,张之洞弹劾了山东四镇总兵,吴长庆又接到节制四镇、屯驻登州的命令。
      山东的初冬,已然有凛冽之气。
      到了约定那日,但见一个身材粗短、精光灼灼的年轻人,纵马而来,身后还跟着数位疾驰而来的浮滑少年,似是其旧部。
      袁世凯刚一下马,便向着吴长庆拜道:“叔父在上,请受侄儿一拜。”
      身后的少年们也嘻嘻哈哈地学他腔调,在吴长庆身前拜倒一片。
      吴长庆喜好雅士,哪里看得惯这群人,碍于情面,还是将袁世凯收在门下,但却提出一个条件——遣散他的旧部。原因很简单,吴长庆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袁世凯心中不悦,但却不露声色,一口应了下来。
      安顿下来后,吴长庆笑眯眯地说:“你在这里,要跟着张先生读书。”
      “张先生?”
      “对,我这里最有学问的张謇先生。”
      “叔父此处,最有名的幕僚,不是吴起元么?”袁世凯微微一愕。
      “对,是‘江淮五才子中最负盛名的吴起元,吴起元就是张謇。”
      不跟我一样,也没中乡试么?——袁世凯暗忖道,但他不敢把这话说出来,只喜道:“那就有劳叔父为我引见张先生了。”

第9章 到处逢人说项斯(5)(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