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章 正是男儿读书时(5)(6)(7)[2/2页]

春雨——大国绅商张謇 灵犀无翼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县的县试。
      老师和父亲都如此安排,吴起元哪有什么话说?静心备考便是。
      7
      县试如期而至,吴起元起了个一大早,还把冷水浇在脸上,保持清醒。
      走进考场前,吴起元深吸一口气,站在栅栏后朝父亲、宋琛先生那边看过去。那眼里的殷殷之意,看得他眼中一热。他忙转过身,尽量摒弃心中杂念,大步跨进考场。
      就在几日前,吴起元听一位举子说起,冒籍之事一旦被发现,会惹来诸多麻烦。为了防止冒籍的发生,朝廷还设置了审音御史,一旦考生的口音与呈报的籍贯不同,便易露馅。
      当然,审音御史这等人物,是不会出现在县试当中的,再说了,如皋亦属通州,方言差距微乎其微。至于日后之忧,日后再忧吧。
      如此一想,心底已是平静无澜。静候于考场中,十年之功力,稍后便见分晓。
      放榜之日,不日便至。吴起元轻松考中,正如他考后所料。听得这等喜讯,吴彭年不禁抚掌大笑:“好!我要给你娘写信!不,我要回家祭拜列祖列宗,多亏祖宗庇佑!”
      拉着吴起元走了两步,吴彭年又刹住了步子,大笑中带着几分自责:“瞧我!险些失礼了!得先去谢谢宋先生!”
      考中县试也在意料之中,吴起元本来不甚兴奋,但见父亲乐得忘了章法,不免也被这情绪感染了,仰脸笑问:“爹,要感谢宋先生,总不能两手空空的嘛!”
      见吴起元一考即中,宋琛更加着力培养他,亲自来到通州,指导他备战两个月后的州试。吴起元足不出户,每日苦读,却没曾想,他的名次竟在百名之外。虽说也能通过,但却远逊于师长的期待。童生考试较为繁复,县试、州试、院试,一层又一层。
      宋琛得知此事,气不打一处来,丢下一句狠话就怒冲冲地回西亭了。
      吴彭年拦都拦不住他,只得把宋琛送至渡口,再怏怏地回来。
      且说,金氏之前还在厨房里,叮嘱庖人多做几个小菜,自不知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回过头来,便见吴起元以袖遮脸,冲进房里大哭,不禁急得在门口打转。
      等到吴彭年回家之后,金氏才问起个中原委。
      “宋先生说,‘若是有千人参考,一人未中,那必是他无疑。”吴彭年叹了一声,坍坐在椅中。
      “先生怎的这般言语?”金氏皱皱眉。
      “也不怪宋先生生气。为了他能参考,先生颇费周折。这一次,连王家那个孩子,都比他考得好。人家考了第二呢!你说,宋先生能不生气?”
      “事已至此,你在这儿说些丧气话,又有何益?”金氏心疼儿子,但又不好直接驳他,便柔声劝,“你知道的,起元一日不曾懈怠,他也尽力了。你我在此与其抱怨,倒不如对他多加勉励。”
      听了这话,吴彭年惭怍不已,觉得自己竟然不如夫人通透,便携她一起去吴起元卧房。
      本以为那里关门闭户,未想他已打开房门,端坐在案前写字。
      “起元……”夫妇俩面面相觑,金氏凑上前去,轻轻瞄过去,“今晚吃点什么?娘让厨房给你做。”吴彭年也紧随其后。
      “娘,爹,”吴起元起身行礼,复又坐下,“喝点粟米粥就好了。”
      他写的正是“九百九十九”字,草书、行书、楷书兼备,不知其意。
      金氏有些担心,正不知如何接话,但见吴起元搁笔,淡然道:“娘,我没事。先生说得对。”语声不悲不喜,听得夫妇俩一愣。
      “这几个字,我还要写在窗牖上、蚊帐上……我这就去西亭,在宋先生那去读书,我要随时随地都能看到这几个字。”吴起元又说。
      “起元……你不必如此。”吴彭年忍不住出声。
      “爹,有道是,‘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吃的苦,跟古人比起来,何足道哉!您放心!秋日还有一场院试,我定不负所望。”
      ——————————————
      【注1】“冷籍者,虽身家?[白,但三代无人与考,其子孙出而应试,则?诋为冷籍”,即三代没有做过官,或三代以内不曾有人中过秀才、举人之类的家族。
      【注2】一县有十个左右廪生,一般认为是生员(秀才)中最为出色的人才。

第3章 正是男儿读书时(5)(6)(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