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选着。
在洛阳,他认识且关系较好的大儒中,就只有王允与蔡邕。
当下,冯信找到王允,像王允说了要取表字的事情。
“哈哈哈!”王允看着笑了起来,“没想到冯信你快要成亲了,让我好好想想!”
两人最初相识的那一幕,王允想起来还历历在目。这个当时说要从军报效大汉的少年,已经在实践着他的承诺。
而如今,这个在镇压黄巾中立下大功的少年,已经被天子封为颍川太守,小小年纪,便已经是一方大权在握。
“这些年,多谢大人的照顾与提携!”相比张让,冯信对王允有着更深的感情。
“哈哈哈!”王允笑着说道,“若不是你自己的努力,别人再怎么提携,都是没有用的!”
此时,王定走了过来。
“父亲,蔡邕来了!”
蔡邕?
冯信皱起眉头,“大人,不如我先告退了!”
“没事没事,伯喈此番上门,也是一桩喜事?”王允朝着冯信说道。
“喜事?”冯信一愣,没有反应过来,“什么喜事?”
“就是文姬!”
此时,蔡邕已经走进中堂,王允迎了出去。
“伯喈!”
“子师!这次上门,我便是与你告别!”蔡邕笑着说道,注意到冯信也在这里,“冯信?听闻你此处被封为颍川太守,实在可喜可贺!”
“哈哈哈,全凭天子恩赐!”冯信也笑了起来,如今天下初平,整个洛阳几乎都喜气洋洋。
“冯信这是准备成亲了,来我这里想要我帮他取个表字,伯喈既然你今天来跟我告别,恐怕是吃不上冯信这顿喜酒了,不如你就帮冯信想个表字可好?”王允朝蔡邕说道。
“冯信,你也要成亲了?”蔡邕脸上露出一丝惊讶,“这可巧了,我这次来告别,便是带文姬回陈留,等到祭拜祖先之后,河东卫家就该派人来迎娶文姬了!”
听到蔡邕的话,冯信想起了那个对自己带有厌恶神色的女子。历史上,这个女子的命运有些悲惨,只不过冯信根本无法改变她的命运,只能祈求因为有自己的影响,这个女子命运的轨迹,能够发生一些改变。
“如今黄巾之乱刚刚平定,不如再等些时候?”王允略微皱起眉头。
不料蔡邕却苦笑起来,“因为这卫仲道的身子,已经将婚期拖了很久了,如今这卫家派人来说,最好今年内就完婚,我这才急急忙忙准备带着文姬回到陈留!”
“大人!”听到王允这么说,冯信也劝道,“不如再等一些时候,虽然黄巾已经备镇压,但也只是大股的黄巾被消灭了罢了,小股的黄巾,依旧还有在陈留地界!”
这些小股的黄巾虽然不会进攻县城,但是对行路的路人,却不会放过。
“大人此去恐怕护卫不足,不如等我跟秀儿完婚之后,我到颍川上任,那时候派人护送大人前去陈留!”冯信朝着蔡邕说道。
“不错!”王允点点头,“冯信刚刚从冀州南下,对于陈留的情况,他恐怕比我更加了解!”
第104章 说服张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