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四章瞌睡来了送枕头,曹昂一过家门而不入[2/2页]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凤雀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但作为沿海大州,青州地区的资源,却是实实在在摆在那儿的。
      其中最重要的一项。
      就是产盐!
      这也是曹昂之前获得了食盐开采,以及精炼技术后,就一直心心念念,琢磨着想要拿下来的地盘。
      毕竟和兖州这样的内陆地区不同。
      青州有的是产盐场。
      只不过考虑到,随意率领大军进入青州地界的话,属于师出无名,而当下天下还没崩坏到那种随意占领地盘,无需名义,见人就开干的地步。
      所以在曹昂的计划中。
      他是打算等待一阵子,等到青州生变之后,再顺势大军入境的。
      然而现在事情的发展,有些顺利到出乎他的预料,自己的脚后跟还没沾到昌邑县的地盘呢,由头就来了。
      这不是瞌睡到了送枕头吗?
      其实曹昂心里隐隐有所猜测。
      按照父亲的脾性。
      调动几千上万兵马的小事情,是不需要费劲巴拉的,派夏侯渊过来与自己商讨一番,然后再作出决定的。
      要是这点魄力都没有,那还真是小看了自己的父亲,曹操曹孟德了。
      可之所以会有这方与县一晤。
      想来多半就是因为曹操,也发觉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可以借此打开进入青州的口子。
      无缝衔接青州战略。
      重量级一下就上升了,因此曹操才会专门派人夏侯渊过来,不敢怠慢。
      …………
      这些念头只在脑海里飞速一转。
      就已被曹昂按了下去。
      他在微微颔首,以表示对夏侯渊的话清楚明白之后,旋即转头看向一旁的太史慈,面带微笑的询问道。
      “文举公在海内富有盛名,我与他也曾打过交道,知其乃忠厚之士也,如今为贼寇所困,我自应当施以援手。”
      “只是不知北海国那边,眼下究竟是个什么状况,还请阁下详谈!”
      太史慈眼下是有些激动的。
      他受命而来,任务不仅仅是把信送到那么简单,而是要有所回应,能够顺利的请到援兵,任务才算完成。
      起初在昌邑县城见到曹操时,他痛陈利害,分析利弊,然而曹操的态度却非常含糊,令太史慈有些失望。
      本以为这次行动有些悬了。
      却没想见到了曹昂之后。
      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回应。
      他又岂能不为之振奋呢。
      此刻听着曹昂的追问。
      太史慈二话不说便站起身来,当先向曹昂躬身一礼,接着便把孔融所遭遇的险境,给一五一十的陈述了出来。
      ……
      “围困都昌县的黄巾贼,原本只是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只是被尚且留在青州的渠帅管亥给召集起来,方才得以形成围城之势。”
      “而在有人统一调动之后,贼寇兵力已经超过了八万以上,而城中守军不过数千人,悬殊实在过大。”
      “即便城外之贼一时半会儿无法破城,但随着时日渐深,城中势必不能久守,一旦都昌县城破,守卫北海国的生力军被屠戮殆尽,这对整个北海乃至青州而言,都将会是一场浩劫啊!”
      太史慈在陈述情况的同时。
      又极力渲染着青州的状况危急。
      希望曹昂在听见如此陈说之下,能够做出率兵支援的决定。
      而随着太史慈的话音落下。
      曹昂并没有急着表态。
      反倒问了一个看起来有些不相关的问题。
      “请恕在下有些好奇,不知子义从都昌县出发,一路疾驰到昌邑县,前后总共花费了多长时间?”
      太史慈比出了一个手势。
      “回禀将军,总共不到三日!”
      ……
      乍闻此言。
      曹昂面上显过一丝惊讶之色。
      “子义这是日行三百里啊,莫非一路上都是不间断的换马快骑?”
      太史慈果断的点了点头。
      接着细致的解释道。
      “当初为了破开都昌县的重重包围,我于匆忙之下,只能单人独骑而走,并没有交替骑乘的马匹。”
      “最后还是一路上,在下自掏腰包,购置了两匹快马,一路轮换着骑来,方能有如此速度。”
      这样的答案别说曹昂。
      就连夏侯渊都有些惊讶。
      自掏腰包来办公事,而且据太史慈所说,他和孔融并非臣属关系,孔文举都不是他的上司。
      那如此做法。
      只能说是义字当先了!
      书房内在沉默了一阵后,曹昂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寂静。
      “子义乃仁人义士,似你这样的壮士,都毫无保留的相助孔文举,那我又有什么理由坐视不管呢。”
      “?们曳判模?一峒纯膛杀?哟说爻龇ⅲ??≡谧疃淌奔淠诘执锉焙#?越饩榷疾?刂?!!
      ……
      终于得到了曹昂的承诺。
      太史慈大喜过望。
      当即再次向曹昂躬身行礼,口中言词恳切,语调真挚的致谢道。
      “天下皆盛传将军乃仁义之辈,心系朝廷,兼济万民,今日一见,果真并非虚言,请受在下一拜!”
      太史慈这一拜还没下去。
      曹昂就已抢上前,把他扶了起来。
      “子义不必多礼,快快请起,我与孔文举皆为汉室之臣,同僚相助,本就是常人该有的义举,怎敢当此大礼!”
      随着曹昂如此自谦。
      太史慈心中更是感慨万千。
      只觉眼前这位曹将军,真可谓是天下一等一的仁义之辈,仅仅是听了自己的三言两语,变毅然决然的决定派兵支援,这是何等的见义而果决!
      自己以往做的那些义举,和这个一比,好像都算不了什么了。
      突兀之间。
      太史慈心头蹦出了一个想法。
      若是能投奔到曹将军麾下,在如此仁义之士的手底下为一小将,这想来似乎也是相当不错。
      不过这个想法只是亮起了一瞬。
      很快又悄悄的黯淡了下去。
      且待日后再行考量吧。
      …………
      商定了基本的出兵细节后。
      太史慈非常识趣的向曹昂告退。
      而此刻曹昂望着太史慈远去的背影,心里也不由得琢磨了起来。
      这家伙可是一员猛将,虽然具体的战绩并没有多少,但纵观其前半生的那些事迹,就知此人绝不简单。
      功劳簿上无姓名。
      只能说是运气不好,投奔了孙吴之后没干到什么大事儿,就因为大限已至,而英年早逝了。
      若是能再给他十年时间。
      想必表现绝不会差。
      即便如此,太史慈的一手精妙绝伦,冠绝天下的箭术,也依旧是名载史册,有切实记录的。
      当然现在碰上能够精确制导的曹昂,那排名就要向下一位了。
      总之不管怎么说。
      对于将太史慈招揽到麾下,曹昂是很有一番兴趣的,他也决定这么做。
      方才言谈之中,所表现出来的仁义无双,起的就是这么个作用。
      不过眼下这个不是重点。
      等到了青州之后,有的是时间招揽,当务之急,还是安排后续事情。
      …………
      “叔父,昌邑县那边我就不过去了,我会带着麾下兵马,以最快速度直接转进青州。”
      “此次机会难得,保全都昌县,解救孔文举,乃是顺带之事,我军的真正目的乃是夺取青州!”
      “因此稍后,还请叔父您火速赶回昌邑,将我的决定转达给我父亲,请看老人家无论如何配合我此次的行动。”
      在听到曹昂说他的真正目的,是借助这个机会夺取青州之后。
      夏侯渊顿时正襟危坐。
      整个人挺直腰背,面目肃然,不敢有丝毫怠慢之意。
      “子?,你说吧,需要怎样的配合,我必一字不落地转达到!”
      曹昂从书房中取来一副简易的地图,接着摊开摆在夏侯渊面前。
      然后指着北海国东西两侧的齐国、乐安郡和东莱郡等地,左右比划了一阵后,才对夏侯渊说道。
      “孔融请我出兵救援,我本人是肯定要亲自往北海国走一趟的,届时我会找个借口,分兵进入左右各郡国。”
      “这样一来,兵力分散,想要把青州整个攥在手中,恐怕旷日持久,所以我需要从昌邑县这边也派一支兵马出去,随同一道攻略青州其余郡国。”
      话说到这儿。
      曹昂又将手指移到了平原郡上。
      “平原郡紧挨着袁绍的渤海郡,这里暂且别动,其余地方都是越快越好,以免夜长梦多。”
      “对外打出的旗号,就是剿灭黄巾余孽,除恶务尽,且围攻都昌县的黄巾贼中,有大量溃兵溃逃到了周边郡国,所以我们才要率兵进入。”
      夏侯渊不发一言。
      只是默默的将曹昂所说的要点记下,准备回去之后向曹操禀告。
      …………
      在休息了一晚后。
      第二天清晨。
      夏侯渊就带着曹昂专门拨派的五百人马,护送着坐在马车里的甘梅,以及荀??燃该?某迹?祷亓瞬?叵爻恰
      甘梅作为一名女子。
      本就身娇体弱的,根本就不适合长途跋涉,来回奔波那是活受罪。
      而且一直待在军中,即便无外人见过她,时间长了也不太好。
      因此曹昂只能先将她送到州府,送到自己母亲丁夫人身边,让母亲那边替自己照看一阵。
      至于荀??任某肌
      这一次攻略青州,用不上这些大才,毕竟青州现在就是稀碎一滩,除了乱之外,倒也没什么成建制的抵抗力量,因此无需顶级内政大才总揽事务。
      在夺取了控制权之后。
      以军事化管理即可。
      而等到夏侯渊这边安排好了。
      曹昂也当即命令曹纯,率领骑兵充作先锋队,由太史慈领路,先行往都昌县的方向而去。
      毕竟大部队的行军速度,可比单人独骑快马加鞭,要慢上不知道多少倍。
      倘若没有骑兵先过去压阵的话。
      就靠步兵在路上慢悠悠的走,搞不好等到了目的地,孔融坟头草都两米多高了,实在没必要冒这个险。
      两手准备皆已俱全。
      曹昂随即任命张辽为主将,大军拐头向东北方向行进,绕过了原本的目的地昌邑县城。
      如此也可谓是一过家门而不入了。
      ………………
      ?月票??推荐票?

第三百零四章瞌睡来了送枕头,曹昂一过家门而不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