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八十二章点齐兵马,我兖州牧曹操将背水一战![2/2页]

三国:我,曹家长子,大汉慈父! 凤雀吞龙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眼睛死死的盯着大野泽以西。
      大野泽作为兖州中部比较大的湖泊,是济阴郡、山阳郡和东平国三郡的交界处,同时连接三方。
      而黄巾贼,目前就处在东平国寿张县,敌人的确有可能不走寻常路,改道往西行进,也就是经过先前张辽所镇守的运城。
      如果真走这条路的话。
      那就有些麻烦了。
      这意味着曹家,不能够把所有的力量,全部押注在山阳郡这一边,否则一旦被人摸黑抄了背后,那可就要栽一个天大的跟头了。
      只是分兵把手的话……
      本来眼下力量就不足。
      握紧一个拳头,都还需要东奔西跑的,到处让别人出兵支援,集合各处力量,才能够与敌人一战。
      倘若还需要顾虑敌人走另一条路。
      要同时握紧两个拳头。
      那唯一的结果,就会是两个拳头都没握紧,被敌人一击而散。
      这下曹操有些为难了。
      ……
      正当他不知该如何安排。
      而厅堂中众人都在沉思琢磨之际。
      荀攸突然从座位上起身。
      快步来到场中央,这下顿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不由都将目光转向他。
      而曹操在看见荀攸之后。
      眼睛顿时一亮。
      这荀公达可是各有急智之人。
      而且在行军作战,战略战术等方面极为出色,拥有着相当强悍的能力。
      此前青州黄巾滚滚而来时。
      荀攸一句“御敌于郡门之外”,曹操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想必在自己看来头疼上火的问题,对荀攸而言,不过是小事一桩。
      曹操当即用希冀的目光看着荀攸,期待这位大才能说出什么惊人之语。
      而荀攸也的确不负所托。
      朝着众人略微拱手行礼后,便朗声笑道:“其实在攸看来,府君完全不必忧虑此事,黄巾贼根本就不可能走运城南下进入济阴郡,他们只会选择走正南方向进入山阳郡。”
      语气斩钉截铁。
      一字一句间皆是毫不迟疑。
      这无疑给曹操喂下了一颗定心丸。
      也使得众人心下一松。
      只不过兵家大事,关乎到整个兖州的境况如何,这一战也和曹家的命运相互关联,只有战争取得大胜,曹家才能顺理成章的,牢牢掌握整个兖州。
      反之则前景堪忧。
      因此即便荀攸说的如此确凿。
      曹操本着谨慎的态度,还是详尽的追问道:“公达何出此言,莫非是心中已有定计,又或者是有何凭仗?”
      ……
      面对曹操的刨根问底。
      荀攸自然不会卖关子。
      在对着曹昂微微颔首之后,右手微微抬起,掌心向上,指向了曹昂。
      “在下之所以如此笃定,其实完全是因为曹将军!”
      “嗯?”
      曹操不由的发出了一记疑惑的鼻音,转头看了看自己的儿子。
      这事居然还和我儿有关?
      当然他并未说什么。
      只是等着荀攸的下文。
      荀攸收回手掌,稍稍向前一步,接着将他的想法娓娓道来。
      “曹将军在廪丘县大败黄巾贼,以区区数千兵马斩首上万,并俘获了数万贼兵,北方数县不仅纹丝未动,甚至连前来劫掠的敌军,都被打得溃散。”
      “如此辉煌大胜,天下皆为之震惊,整个北方数州之间,都在流传着曹将军的威武不可挡。”
      “而黄巾贼虽然身为贼寇,但他们的消息并不闭塞,相反这一路攻城拔寨下来,手头上得到的情报绝对不少。”
      “他们又岂能不知,自家的另外一支部队,足有八万人的部队,在廪丘县遭遇了一场堪称惨烈的大败。”
      言及此处。
      荀攸微微躬身。
      随后声调陡然升高。
      语气激昂的朗声道:“倘若我是这支黄巾贼主力部队的主帅,在没搞清楚曹将军所率领的部队,究竟还在不在廪丘县之前,是绝对不会有一丝一毫,率兵走运城这条路的想法的!”
      “因为曹将军能率领数千人击败数万大军,那往大了想,所带领的兵力稍微多些,是不是就能击败更多的人?”
      “与其冒着风险走运城,凭着和具有辉煌战绩,令整个北方都为之震惊的曹将军一战,只为了南下进入济阴郡,那还不如直接走山阳郡。”
      “前者太过危险,所得所获却丝毫不能弥补冒的风险,反观后者就要安稳的多,正是因为黄巾贼之中也有能思之士,所以他们才更会选择后者!”
      ……
      话音落下。
      全场一片寂然。
      众人并未看向荀攸,反倒第一时间,把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曹昂。
      嘶!
      不曾想,竟是因为曹将军的威名,才让荀攸确定,黄巾贼不会走这条路。
      虽然听上去好像有点夸张。
      但仔细思来的话。
      确实逻辑无懈可击。
      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廪丘县才刚刚发生了,有人率领军队,大败八万余黄巾贼的事情。
      这个时候还带着人往这边来。
      那不纯纯的有病吗?
      除非这条路是非走不可,不走这条路就抢不到粮食,就会饿死,那还可能凭着大量的牺牲,强行头铁往这边赶。
      可事实并非如此。
      直接南下,距离还更近一点。
      又或者主力部队,要为渠帅张饶所率领的分部报仇雪恨,洗刷黄巾军的耻辱,把失去的全部讨回来。
      那这就更扯淡了。
      在张角三兄弟死后,黄巾军就已经没有了统一的领导者,没有谁敢说自己的名气和地位在其他人之上。
      也不可能在得到一个命令后,就奋不顾身,悍不畏死地去完成任务。
      大家都是彼此平等的。
      渠帅和渠帅之间是合作关系。
      你所率领的部队被灭掉了,我顶多心怀遗憾,为你默哀几秒钟。
      可你要我率领士兵去为你复仇,冒着损兵折将,甚至大败而归的风险,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那我只能说我不认识?谩
      跟你很熟吗?
      因此综上而言。
      荀攸给出的推断依据,是非常靠谱,且概率非常大的一件事。
      ……
      曹操眼神中满含欣慰。
      赞许的看着自己的儿子。
      尽管他已经说过很多次,但他这个时候,还是忍不住要再说一次。
      我儿有天纵之姿!
      没想到有朝一日,我儿子?仅凭着他的名字,就能够对多达十余万的敌军进行震慑,这是何等威风霸气!
      经过荀攸的一番论述后。
      曹操也基本肯定了荀攸的说法。
      因为替曹昂扬名,将他在廪丘县大败黄巾军的消息传扬出去,这件事本来就是由曹操亲自主持的。
      他相信,远在寿张县的黄巾贼主力部队,也一定得到了这个情报。
      换位思考一下。
      曹操自问是绝对不敢轻易冒犯的。
      “啪!”
      一记清脆的拍打声。
      顿时让众人从各种思绪当中清醒过来,转头望去时,便看见曹操已然下定决心。
      高举右手。
      随后猛的向下一挥。
      “虽然有些许赌的成分,但兵家之争,又岂有十成之事,能有八成以上的胜算,此事便算笃定了!”
      “公达之言有理,我亦断定黄巾贼不敢走大野泽以西,我军上下必须抛开对此事的顾虑,全力以赴赶往昌邑县,只在东线做全军备战!”
      此言一出。
      众人纷纷起身。
      先后对曹操拱手躬身。
      “谨遵府君之令!”
      ……
      在打消了最后一出疑虑。
      确定了接下来的行事方针,制定了一个基本的纲领规划之后。
      曹操便宣布会议解散。
      命令麾下众将领,以最快速度做好准备,争取三日之内,便率兵往昌邑县进发,不得有丝毫耽误。
      同时让陈宫等谋士,也按照先前所制定的规划,立即起草文书,联系各方势力,要求他们出兵相助。
      当然。
      除此之外。
      曹操还额外使了个小手段。
      即刻动用人手,向山阳郡以北的几个县传达一个消息。
      那就是虎贲中郎将曹昂,此刻正率领大军,镇守在济阴郡北部的廪丘县,决心守住郡中的北大门,不让蚁贼有丝毫的进犯之机。
      和当初宣扬战绩一样。
      曹操的要求,是最起码黄巾贼要得到这个消息,要让他们确信,济阴郡北边有重重危险和困难。
      便以此来阻敌。
      这是曹操在鼓足信心之下,依旧想到的一个保险之策。
      ……
      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下。
      整个定陶县吭哧吭哧的,日夜忙碌,整军备战了三天之后。
      大军当即开拨启程。
      除了留下荀??魑?笄谥鞴埽?涸鹞榷ㄕ?龊蠓剑?芾亢蠓降木??挛裰?猓?渌?思负醵几?乓豢槌龇ⅰ
      连带着曹纯的骑兵也算在其中。
      毕竟先前一战中,骑兵爆发出了极其耀眼的光芒,曹操也想着这一战中,骑兵能不能再次给大家带来惊喜?
      故而总计约两万兵马。
      浩浩荡荡的往昌邑县而去。
      决定着整个兖州命脉,以及整个曹氏家族命运的转机之事。
      缓缓的拉开了帷幕。
      ……
      ?月票??推荐票?

第一百八十二章点齐兵马,我兖州牧曹操将背水一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