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就好像能亲眼看见一样。
小六子凡已经忘我了,在所有指法都试了一遍之后,他整个人都沉浸在其中,一种久违的感觉从身体里蔓延开来。
他不由自主地开口唱出了声……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秋来,惆怅还依旧。日日庭前常病酒,不辞镜里容颜瘦。河畔青苇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院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小六子手上琴弦转慢,只把单弦低低弹,弹出一种空寥寂寞来,配上他有些粗哑的嗓子,合着调子慢慢念出这阙《鹊踏枝》来,竟也别有一番韵味。
听得五子一愣儿一愣儿的,一时之间心里竟然空落落起来。
此时,小六子眼前似乎浮现起了那个熟悉的身影,瘦瘦地,站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从一点点大,长到十五岁。一步步成长到现在,再和自己重叠到一起。
他好像又想起了嗓子坏了之后的那段时候里的自己,那时候他也像是这阙词里写的一样,彷徨无助,独立小院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不知何处是出路。
所以他改了几个词,并没有完全沿用原本的词句,而是选用了更贴合自己心境的词填了进去,唱出来,少了些孤高和寡,多了些贴近现实。
此刻,跟三弦的清冷的调子一起配和唱出来,反而更打动人心。
奎爷听他一曲将尽,正要说话,却猛不防看见小六子右手一抹,拢住三根弦子,竟然由低转高,调子高昂起来。
伴着小六子低低的吟唱;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钓竿草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秋雨任平生。
料峭秋风吹梦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弦子一按,万籁俱寂。
“好!”奎爷突然使劲一拍大腿,叫了一声好,吓得已经呆住的五子一蹦。
小六子不好意思地笑笑,理了理弦,恭敬地道:“那啥,太入神了,不好意思哈。”
“不碍事儿,不碍事儿,弹得还不错,嗯,虽然火候儿还差点儿,但是这词儿改得不错,是融合了你自己的经历吧?”奎爷稳如泰山,正色问道。
本来他也想要考考这孩子乐器的,身为一个二人转演员,吹拉弹唱应该样样精通,才能在舞台上如鱼得水,嗓子差不要紧,活儿好也行。
小六子说过他曾经在丧唱团演出过,也学过评剧,要是能玩儿几手儿乐器,那就正中他下怀了。
他其实也惦记着这事儿的,找个好苗子不容易,他岁数也大了,也想找个传人,只是哪那么好找?
他也是想了一夜,才想到的最适合小六子的一条出路,在小六子嗓子无法复原这个底线下,给他找一条道儿走。
所以他准备了自己的弦子。却没想到竟然被五子这小兔崽子给弄断了,让他不得不纠结半晌还有没有啥别的乐器能考的,却没想到小六子自带了弦子。
更没想到的是,小六子弹弦子的水平大大超过了他的预期,更让他觉得欢喜的,是眼前这个孩子并不拘泥于曾经的形式,他懂改编和创新。这孩子脑瓜子这么活泛,大大出乎奎爷的意外。
眼盲心不盲的奎爷此时心中似乎划过了一道靓丽的闪电,将他那些思虑良久的想法,全部照得雪亮。
也许,遇到这么个好苗子,收了这个聪明的徒弟,当真是天意,也许真的能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技艺和自己无法完成的理想,也说不定呢。
第86章 出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