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加上这一年小六子要演戏,在徐老歪眼里,恐怕就要全都荒废在丧唱团里了。他是真怕这小子到时候心上长了草儿,肝儿上生了翅儿,死活也不肯去念书了。
这样的结果对于徐老歪这个望子成龙的老顽固来说,实在不吝于是结结实实的打击。
那是比丢了钱还严重的打击。
所以在徐老歪眼里,李寡妇对他们爷俩简直是恩比天高,何况李寡妇还经常给他家送东西接济,不请吃一顿饭实在说不过去。
说是请吃饭,其实也实在没什么好招待的,桌上最有价值的两道菜是李寡妇送来的白菜炖豆腐,还有徐老歪咬着后槽牙从鸡窝里掏出来的两个鸡蛋贪的鸡蛋饼。
炕桌一边儿摆着一盆用盖帘盖着的高粱米饭,袅袅地冒着热气。
其他小咸菜什么的暂且不表,只有一道拌豆腐透着几分新鲜,是傍晚时分卖豆腐的经过门口时候现捡的。
东北买豆腐不叫买,叫捡。拿一个小碗,跟卖豆腐的说“捡块儿豆腐!”卖豆腐的就会答应一声儿,用小钢铲把车案上水汪汪的豆腐铲下一块儿来装进碗里。
热气腾腾的嫩豆腐,用大酱一拌,别提多香了。
小六子从外面捧回来的东西,是徐老歪发现没什么硬菜(肉菜),专门让这小子跑去村里做酱肉的老赵家,用白天在乡里买回来的半袋盐换来的一块猪头肉。
猪头肉用油纸包着,此刻打开油纸,露出里面香喷喷的已经切好的肉来。
那香气,那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老歪大哥,你可真是的,请我吃饭就吃饭,这么破费干啥玩儿楞啊!”李寡妇正逗小六子,搭眼瞧见这包猪头肉,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
这爷俩家里都揭不开锅了,买这么一块肉还不知道之后得吃多少天稀粥呢。
“不费啥钱不费啥钱,用小半袋盐换的,我跟老赵家有点过儿,所以不费啥钱。”徐老歪赶忙摆摆手解释道。
有过儿,这是东北土话,就是有迎来送往交集的交情。徐老歪曾经帮过老赵家忙。
李寡妇听他这么说,脸色这才好了点儿,伸手抄了筷子,仔细夹了一块拱嘴,低头喂给自己怀里的小六子。
拱嘴是猪脑袋上最活泛的肉,不是肥肉也不是瘦肉,有嚼头,还不腻。
李寡妇嘴里还嘀咕道:“半袋儿盐也太贵了点儿,这老赵家一点儿也不讲究。”
小六子瞟了一眼徐老歪,见老爹没有表现出啥异议,这才张嘴把这块肉吃了,还不舍地悄悄嗦了嗦筷头子。
老赵家的酱肉是一绝,只是现在这个年代,即使有肉票,想搞到肉也是不容易,所以每次他家也只是做一点点,还不一定每天都有,徐老歪也是让小六子去碰碰运气。
还好,没掉链子。
这猪头肉,酱得又糯又香,猪头上的肉本就是猪身上最嫩的肉,肥肉入口即化,瘦肉也不柴,老赵家的卤味又恰到好处,别提多香了。
第23章 没掉链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