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而且,我们这里交通不便,以前的黄花也大多依靠曾总帮忙,他上次给我打电话说,长期做这样的亏本买卖可不行。他说,对销售黄花已经尽力了,积累的人脉差不多都动用了,每年能承受最多不超过十万斤的销量,再也不能增加了。”\n “只是,要让村民减少种植,或者实情相告,又会打消他们刚刚树立起来的信心,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李永忠一脸为难的样子看着朱长寿。\n 朱长寿听完他的说法,皱眉说:“小李啊,你是个有远见的孩子,木果村的村民跟着你有福了。”\n 表扬了他一句后,话锋一转,“其实,我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只是不想打消大家的积极性,毕竟大家能改变思想,产生这样的行动力,真的很不容易。”\n “而且,我也一直相信你的能力,对这种局面还是抱着看好的心态,不过,既然你现在找我来商量,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n 接下来,朱长寿谈了自己的观点,李永忠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姜还是老的辣,他说的“广开源头,科学引领。”这八个字实在是太精典了。\n 是啊!变则通,自己何必走死胡同呢?土地是个宝,什么东西是土里种不出来的呢?黄花、药材、果子……\n 自己要做的就是科学引领,将种植这些东西的知识教给村民,让他们将科学精神发扬光大。\n 按朱老的说法,木果村现在已经上路了,而且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春风得势,大力发展正当时。眼界要更开阔些,不能老想着既当爹又当妈,什么事情都一把抓。\n 现在村里种植黄花的能手可不少,可以发动他们来种植班上课,以身说法,更能激起大家的学习积极性。\n 而自己就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规划,尝试新的路子,比如栽核桃树、梨树,还可以种药材等等,把这些知识教给大家。\n 虽然种这些东西,眼前可能没有种黄花来钱快,但为了长远着想,必须要试一试。\n 一老一小,越谈越投机,很快就商议好了未来的发展大计,低矮的房间,响起畅快的笑声。\n 最后,朱长寿告诉李永忠,有时间一定要去找政府的领导,将这些好点子写成报告,请求政府的支持。\n 独木不成林。这样的发展大计,仅靠他们几个人的力量还是很单薄的,他们做的不过就是个榜样,木果村乃至整个天尺乡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政府。\n 李永忠牢牢记住了朱长寿的话,无论在任何时候,政府永远是人民坚强的后盾,如果这些事,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必然会顺利很多。\n 说不定,这样发展下去,木果村离通公路的日子也不远了,到时候,自己也就可以卸下担子,专心搞教育了。\n 想起来,李永忠有些惭愧,他一个老师,一心想着帮村民赚钱的事,实在有些不务正业。\n 自己的初心是为乡亲们谋一条出路,解决孩子们缀学的问题,结果这一挑起担子就卸不下来了。
第81章 才子有远虑[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