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6章 老党员朱长寿[1/2页]

乡村执教 三六秀才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终于,在第七天上午,李永忠接到了信息,这次的信息是村里的老党员朱长寿通知他的。\n  说起这朱长寿,可算是村里的一宝,是老一辈的知识分子。他今年已经七十多岁,无亲无敌,也无病无灾。\n  年轻时参加过革命战争,立过功;回乡后教过书,种过地;搞集体“吃大锅饭”时期还担任过大队干部。\n  很多人说他是个思想素质很高的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而且多才多艺,会缝纫技术,又是木匠、泥瓦匠,还是个草药医生,无论人蓄的病,他都能医。\n  这样的人,按理来说,应该是个德高望重的人,便实际上他在村民中威望并不高。\n  原因也并不复杂,他太能折腾了,从七十年代回到村里,就没有停歇过。\n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他热情似火,一会儿办砖厂;一会儿开药铺;一会儿教书;还开办过缝纫技术、种植技术的培训班……\n  甚至还闹着修过小水电站,修过公路、修塘养鱼。可没一件事情办成功过,最然他一直很努力,甚至是拼命,却最终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n  村民对他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瞎胡闹,穷折腾;也有人说他是理想主义者,初心是好的,可是干的都是一些不现实的事情。\n  不过村民也离不开他,他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艺都是非常难得的,常常找他帮忙,所以他算是村里的“一宝”。\n  许是折腾够了,许是心累了,他这两年总算安静了下来。常常一个人望着天空发呆,拉着心爱的二胡,享受起老年生活来。\n  他就住在村支书曹大富家隔壁,村支书家安装电话可是全村最早的。这次曹支书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说是李永忠叫来收黄花的,叫他派人去接。\n  朱长寿听到了,主动跑来告诉李永忠。从木果村六组到李永忠家,有六里多山路,距离可不短,这位老人满脸是汗,不过精神头很好。\n  刚来到李永忠家门口,他就大声喊:“李永忠,李永忠!有人给你打电话来了,说是来收黄花的,让你派人去接应一下。”\n  李永忠从家里走出来,看见是朱长寿,连忙将他迎接进屋,给他倒茶:“朱老,这消息您是从哪儿听到的?”\n  李永忠以前也见过朱长寿几次,对他也不算陌生,只是自从自己进城念中学后,就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了。\n  他仔细打量这位可敬的老人,只见他身材高大,穿着一身土布中山服,袖口有些破。背有一点陀,头上的头发掉了不少,有点秃顶,脸上布满皱纹,一双核桃般大的眼睛在瘦削的脸上显得有点突出,闪动着智慧的光茫。\n  朱长寿也在打量李永忠,他发现,李永忠身上有一种年轻人的锐气和锋芒,但又沉淀着书生的儒雅和稳重。\n  越看越满意,他这两年其实一直在暗中关注他,对这位有理想,爱学习

第66章 老党员朱长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