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一举,这些人严重威胁了行星发动机的准备工作,必须予以清除!
各地下城一刻不停的赶制了大量外置骨骼,防护服以及轻重武器,大量训练有素的军警被送上地面,保护行星发动机的燃料开采工地、休息点以及补给站。
双方爆发了大规模武装冲突,由于装备简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叛军在最初的几次交锋中损失惨重,获取的物资量也大打折扣,甚至直接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在中国有一句名言,吃一堑长一智,遭到沉重打击后的叛军痛定思痛,纷纷捧起了当年伟人所著的《论持久战》。
深刻学习后,叛军的首领们纷纷选择互相合并,广泛开展游击战,避实就虚,利用军警为节省能源集中主力防御据点的特点,专打联合政府的运输车队。
守着几条主要公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一时间各道路干线上鸡飞狗跳,运输车队人人自危。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联合政府宣布新建数座地上避难所,提供温暖、安全的庇护以及充足的食物,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许多叛军主动归降,叛军势力自行瓦解。
当然避难所只是暂时解决问题,联合政府此举也不过是萝卜加大棒,赦免造成损失较少的大部分叛军,再雇佣他们去打击那些造成过较大损失的叛军势力。
这些叛军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且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谁愿意天天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
不过是为了给父母妻小挣口吃的,现在他们都住进了庇护所,从另一方面来说都在联合政府手心里握着,为了家人,只好和昔日的战友刀兵相见了,毕竟利益至上啊,和家人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联合政府此举虽然很不厚道,但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各地下城能自给自足都很勉强,还要留出预备资源应对紧急情况,就算想接纳这些地面上的流浪者,也着实有心无力。
以避难所吸引那些轻罪的叛军,让他们去打其他叛军,消耗人口的同时,也算将功折罪。
安抚大部分叛军后,刚刚提到的一个问题便出现了,那就是由于联合政府这些避难所的物资供应非常不稳定。
被诏安的叛军及其家属依旧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偶尔避难所还会停电,他们不得不点燃一切可以燃烧的东西用来取暖。
行星发动机生产的电能主要供应给地下城,由于地质活动造成的岩浆渗入也不时威胁着地下城的居民安全。
这种时候,联合政府只能丢卒保帅,暂时放弃那些地面的难民,将宝贵的资源投入救灾和地下城的重建工作。
这些难民发现自己无形中被歧视了,无关种族,只是因为他们没能抽中地下城入住资格。
第34章 、冰封的大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