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地的制度建设,而制度建设的发展又带动了政治改革,进而更加符合经济发展的方向。其中深层次的变化,就是虽然中国内地还是一党**,但已不再强调左翼的阶级划分属性,不再输出革命,而更加强调右翼的国家民族属性了,重视本国本民族的利益。”
哈里班点点头说:“是的,最近好多年都没有听到中国谈论‘革命或之类的问题了,都是谈论国家地位、民族尊严、经济发展之类的。”
伊本斯微笑着继续说:“以中国和香港的先例看利比亚,利比亚更像是中国内地的情况,各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经济比较落后且结构畸形,严重依赖石油出口。若是让利比亚成为民主联邦制国家,只会让国家资源更多地分配给沿海各强势部族。要知道,利比亚沿海的行政区划都很小,而内陆的行政区面积都很大,所以就数量而言,沿海占优势,而南部弱势部族则会变成被遗忘的人。
而且还有一点你不清楚的,利比亚终究是一个部族领地,无论是卡扎菲的部族,还是贾利勒的部族,或者是尤尼斯的部族,各自霸占一方。目前因为有卡扎菲这个共同的敌人,大家还能坐在一起商量事情。卡扎菲倒台后,这三个部族之间的矛盾不是消弭了,而只会更加尖锐。政坛上几大部族的勾心斗角,又会加剧这种资源分配的不公,导致国家进一步地分化。
照欧洲人的想法,他们肯定想将利比亚建设成为一个所谓的民主联邦制国家,各部族加入一个联合统一政府,就像现在的全国委员会,然后以一个稍强点的人作为首脑,各部族按照实力大小派位次,分席位,从而给法国人、英国人以操作空间,通过暗箱操作、合纵连横、利益交换之类的把戏,将国家的利益让渡给外国的石油公司。至于利比亚人民的生死,那就是利比亚政府的事情了。
这无疑是灾难性的。现在卡扎菲虽然不靠谱,但好歹是利比亚人,他的利益再集中,也是在利比亚人手里。若是利比亚成为欧洲人的新殖民地,那么我们的利益将被大把地送给欧洲人。而且,当政者的贪腐并不见得会更少,双重压迫之下,利比亚人民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家的分裂,以班加西为代表的东部和以的黎波里为代表的西部也会有矛盾,两派之间势必要分出个胜负才能统一沿海。而且不光是东部与西部的矛盾,南部地区有石油,他们也会想要独立,但几乎不可能,沿海统一之后肯定会联合起来进行打击,利用政治、经济、军事手段打击分离分子。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一定是一个铁腕人物,那么这个国家不又变成独裁**国家了?”
哈里班插嘴道:“难道独裁才是利比亚的出路?”
伊本斯摇摇头说:“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民主也好,独裁也罢,所有的道路都是依据目前的情况而走出来的。转变是缓慢的,而且是受到外力影响的。特别是像我们这种弱国,能够独立自主的很少,这需要大智慧和大忍耐。
但,欧洲人会愿意看到这样的一个独立自主利比亚吗?如果利比亚人一致对外,那么欧洲人会满意吗?肯定不会,但站在利比亚人民的角度来考虑,我们不得不准备两套应对方案。”
哈里班说:“也就是说我们也要有一个后备的独裁者。”
伊本斯说:“后备的独裁者?嗯,这个观点有意思,可以这么理解吧。跟你说个事吧。罗马原本是民主政治,元老院掌握了最高权力。后来,到了凯撒、屋大维时代的罗马,政治体制反而又变成了独裁体制。其后虽然有庞培、安东尼两次的民主化努力,但终究还是失败了,而且还被民主的现代的欧洲国家打上了反对进步的标签。你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哈里班笑道:“您就别卖关子了,我不是学历史的,我不太懂这些。”
伊本斯说:“因为罗马当时面临的情况就是,在使用民主制度拓展了力量和地盘之后,罗马共和国遇到了四面八方的威胁,如果再采取民主制度,由于选举模式的天然限制、决策效率的不足,罗马会因为力量分散、行动迟缓而衰弱,进而受到四周强大力量的威胁压制。而采取独裁措施之后,罗马帝国中央的力量大大增强,使得皇帝能够高效率地调动全国的力量,集中起来针对某一方面,进而压制周边的敌对势力。因此罗马得以再一次强盛起来,而那些反独裁的人呢,却因为可能导致罗马的衰落而失败了。民主与独裁本无区别,只要能让国家强盛,管他是民主还是独裁呢。”
第65章 四、西乱-19[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