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九章 善庄的由来[2/2页]

追妻漫漫:腹黑王爷求复合 沐流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蓝眼:“你没问吾”
      “算了,不和你计较,你以后要保护好景哥哥”,李凤竹道。
      小黑呲溜一下钻回去了。
      李凤竹:“……”,还是一只耳听话。
      一路上谷圆和红芸一直笑容满面,尤其是谷圆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谷圆姐姐,庄子里好玩儿吗?有小朋友吗?”,妞妞问道。
      “当然有啊,有好多呢?你们可以一起上树掏鸟蛋,下河摸鱼。”
      “谷圆,不要瞎说,小姐能做那些吗?”,红芸斥责道。
      谷圆看了李凤竹一眼,摸了摸头哈哈道:“好像不合适,那可以踢毽子,投壶……”
      “去善庄就这么高兴”,李凤竹笑道。
      “当然了,回去能见到我爹了,还有小石头他们,还有石奶奶”,谷圆掰着手指头一一数道。
      “红芸,这善庄里都是些什么人,你们为什么生活在那”,李凤竹疑惑道。
      “善庄本来是镇北王的祖母齐老夫人的陪嫁庄子,她和老镇北王成婚后,看到每年因为打仗失去父母的孤儿和失去儿子的老人生活艰难,还有那些因为伤残再也上不了战场的士兵,生活困苦,就把自己的庄子捐出来,建了善庄,收留他们,因为每次打仗都有死亡,伤残,所以,这些年来,庄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加上庄子里原有的仆从,和后山的三十户佃户,到现在大概有三千多人。”
      “这些人的用度从哪里来”,李凤竹问道。
      “有庄子里的产出,我们在山上种植了草药,一些老人织布,绣花,炮制花茶……卖掉都是一份收入,加上老夫人每年的补贴。”
      “庄子为孩子们设了学堂,佃户仆从的孩子也可以来学堂读书,不用交束?,但需要交口粮。学堂分为,文,武,机扩,药理,膳食,刺绣等等,不分男女,想学什么,自由选择。
      “授课的先生大都是庄子里的人,除了个别的是从外面请的,像我的师傅黄先生,他本是同仁堂的掌柜,每个月免费来善庄授课八次。
      “上完课,其余时间,孩子们可以在庄里做些力所能及的杂活赚取零用。
      “男孩到了十三岁,有一个考核,考核合格者镇北王会对他们进行更严格的训练,然后就可以成为镇北王的近卫,不合格者,可以自由选择,是去从军,还是自谋生路。”
      李凤竹心里对老夫人很是敬佩,这简直就是一个小型培养人才的基地,尤其对那些孤儿,既给了他们一个好好活下去的机会,也培养了人才,他们受恩于镇北王府,必会忠心耿耿,想到此,继续问道:“那些女孩子呢?”
      “女孩子们如果愿意,可以永远留在庄子里,如果不想,可以出去自谋生路,不过大多数女孩子都盼着能进王府当差,王府每三年会放一批年龄大的侍女出府,在从善庄选择一批补充进去,如果能有一技之长,机会更大。”
      老夫人考虑的很周到,古代女孩子生存艰难,一个孤女,出了善庄能做什么,能有什么好结果。
      “所以你选择了药理,谷圆选择了学武,也想将来进镇北王府当差”,李凤竹问道。
      “我才不是,我学武是因为从小喜欢舞枪弄棒,像个男孩子,我爹没办法,所以才教我”,谷圆道。
      红芸沉默不语。

第四十九章 善庄的由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