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大家没有异议,那就定了,明天二憨哥在去镇上一躺,把剩下的五个猪蹄带去,一个酒楼送一个”,李凤竹道。
      “地里的庄家也都熟了,趁着这两天没事,把该收的都收了”,郑大伯吩咐。
      李凤竹计划收秋后去县城探探情况。
      白天二憨去镇上,郑大娘和秋月在家看孩子做饭,其他人都去地里收庄家。
      地里的活李凤竹干不了,在家帮郑大娘做饭。
      中午二憨兴高采烈的从镇上回来:“凤妹子,怪不得你让我今天去镇上,各酒楼的货卖的都差不多了,怕断货,正着急呢!不知道怎么联系我们,他们和我说好了,两天送一次货,猪蹄也要。”
      “收秋不能耽搁,咱生意更不能耽搁,这段日子大家辛苦一下,两头兼顾”,郑大伯宣布。
      大家都高兴的说没问题,能挣着钱,即使辛苦点也乐意。
      卤味里加了猪蹄,各家酒楼的订货总额长到了80多斤。
      “真没想到,一个小镇两天就有80斤的订单”,秦兰香讶然。
      “苍同镇虽然不大,但是位于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客商较多,出门在外比较辛苦,就喜欢喝两口解乏,憨记卤味作为下酒菜是很可口的,而且便于携带,方便路上食用,所以才有这么大的消耗”,李凤竹笑道。
      “奥,原来如此!凤妹妹,你是不是早就想到了”,秦兰香追问。
      李凤竹笑而不语。
      入冬了很多东西需要添置,李凤竹手里仅剩三两银子,她又去溪边抓了两次鲤鱼,卖了十两银子。
      不送货的日子,李凤竹,郑刚,秋月做牛车一起去了镇上一趟。
      李凤竹买了几刀熟宣,一块墨,一只小狼毫,30斤棉花,几块布料,一些糕点,零食。
      每次她从镇上回去,虎子都会眼巴巴的看着她喊姑姑,李凤竹希望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孩子们过得尽量好点,最起码丰衣足食。
      灶台和卧室的土炕相连,早中晚做饭,炕是热的,但冬天房间里还是冰冷的,需要买煤块,订制个铁炉子放卧室。
      李梦竹把旧被子拆掉,改成一个棉帘挂在卧室门口,又改了一床棉垫铺在炕上,用新棉花做了三床新被子,虽然针脚大小不一,歪歪扭扭,但勉强都做好了。
      剩下的棉花,她想给妞妞和自己做棉衣,可棉衣怎么做,她真不会。
      秋月知道后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我帮你做。”
      一天的时间,就给妞妞做好了一身新棉衣,一件粉色的小头蓬,阵脚细密匀称,李凤竹自叹不如。
      在秋月的帮助下,李凤竹又给妞妞和自己各做了一件长到脚踝的棉服外套,妞妞的是大红色的,她的是藏蓝色的,她觉得出门在外,还是棉外套保暖又方便。
      看着秋月灵巧的双手,李凤竹灵机一动,拿过原主以前的绣架,给她说了一些刺绣的方法,要领,让她绣绣看。
      李凤竹脑子里有原主刺绣的记忆,知道该怎么做,哪里下针,但是,实际一操作,她发现,双手不受脑子的控制,要想达到原主的水平,必须重新练习。
      原主因为长时间刺绣,眼睛身体都要熬坏了,李凤竹可不想成为近视眼。
      刺绣是个细致活,需要耐心,李凤竹觉得,自己真没那个耐心。
      看了看秋月绣的,比自己好多了,要么说天赋这种东西,不是人人都有的。
      “秋月,你没事就过来,我教你刺绣。”
      “真的!太好了!谢谢李姐姐”,秋月搂着李凤竹的胳膊眼睛发光,她越来越喜欢李姐姐了。
      “教你刺绣没问题,先把姐姐的棉衣做好了”,李凤竹刮了刮她挺翘的鼻子。
      晚上李凤竹正给妞妞讲故事,一只耳嘴里叼着一张纸窜了进来。
      “吱,吱,主人,是不是这个,我找了好久。”
      李凤竹打开一看,正是自己的卖身文书。
      “干的不错,明天给你做好吃的,想吃什么?”
      “吱,吱,大鲤鱼”,一只耳兴奋的吱道
      “还记着呢?好,明早去抓鱼”,李凤竹无奈笑道。

第九章 憨记卤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