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章 诗[2/2页]

我居然文武双全 余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连连感叹,手摸了摸自己斑白的鬓角,口中还在不断喃喃着,“可怜白发生。”
      百里关摇摇头,甩去复杂的情绪,低头喝酒,但眼里也有红色,看了看叔叔百里翰惆怅的脸色,他是没上过战场的,顶多就在后方坐镇,但这了却君王天下事倒是百里家共同的愿望,因为前几年百里家的家乡被燕国占了去,到现在也没能夺回来。
      场中甚至有些人已经哭成一团了,连已经读过诗文的陆浩轩眼眶也微微湿润,再一想刚才居然觉得人家是个不通文的,实在是看走眼了,目光看向许知渊,心想这小子倒是个人才,就算不拉他参军,结识一二也是好的!
      “这许知渊真是大才啊!竟能写出如此好诗!”
      “这许知渊不是文盲吗,这些诗句,真是他写出来的?真是厉害,比那个劳什子冉继好多了,刚才我还暗笑人家是个傻子,真是不应该啊!”
      “呵呵,看人家才华横溢,这群见风使舵的人倒是改口挺快,不过这许兄所作之诗倒是真的不错!嘿嘿,过会得向他请教请教。”,一直坐在角落的,冷眼旁观的江晃说道,他是跟着父辈来凑热闹的,不太喜欢这种场面,但是个喜欢文学的。
      从惊呆情绪中慢慢回神的许山呆呆地看着站立场中那个嘴角噙笑的身影,不禁想到,这,这真是我的那个只会练武的儿子?
      不可能啊!自己的儿子自己还不知道嘛,可这诗就拿在太宰公的手上呢,做不得假啊,难道自家儿子突然开窍了!
      众将士也渐渐回神,都目光震惊地看着许知渊,此人不是个武痴吗?怎会有如此文采,长辈们纷纷回头责问晚辈,你们不是说人家是个不通诗文的文盲吗?这是怎么回事,一想到自己刚才还嘱咐晚辈离这种人远点,那是满脸的羞愧。
      百里翰和卢晁也是一脸尴尬,刚才还说人家死要面子不懂变通,可现在看来,人家哪是不懂变通啊,这是成竹在胸!
      在场的青年也大都面色震惊,“这种诗词怎么可能是许知渊写出来的呢?怎么可能?”,他们也明白为何冉继会露出那种表情了。
      “是啊!许知渊可是公认的没学识,这怎么可能是他作出的诗?”
      “快看,许知渊竟还写的一手好字!这草书怕是没有十年功夫写不出来吧?”原来是有人将许知渊写的诗传开来看,“是啊是啊,我看那些书法大家也不过如此吧?”
      “对啊,刚才还嘲讽人家是文盲呢,这诗,这字,居然真是许知渊写的!”
      “什么?”有人一把夺过诗文,仔细的看了看,口中道:“完了完了,这母猪真要上树了!”
      一时间,众多青年纷纷涌了过去,观摩许知渊的作品,许知渊听着众人的话,也是一阵惭愧,书法大家还差得远着嘞,也就这次占了诗词之光,所以他们评价的时候自带滤镜,自然觉得极好极好!
      接着,他将目光投向呆立在一旁的冉继,察觉到他的目光,冉继也抬起头来,一瞬之间与他对视,心中思绪翻腾。
      怎么可能?这许知渊难不成真是个天才?不仅武者之道名列前茅,连文采也这么好?怎么可能!我不信,我不信,我可是花了高价淘到的诗,怎会还不如他沉思几息之内所作之诗!这许知渊定也是事先准备了诗文,是了!不然凭他怎么可能写出这样的词?
      如此想着,他便稍稍冷静下来,但又想到草书之事,稍稍犹豫,而后咬了咬牙,勉强开口道:“今日庆功宴,你作此种诗词是何意,莫非觉得我国将士都没能力收复国土吗?”
      许知渊愣了愣,还有这种解读?就离谱!这人咋还不见棺材不落泪呢?
      有些人听见这话,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样,纷纷附和:
      “就是,就是,这大喜的日子你写个可怜白发生是什么意思啊?”
      “是啊,顺安王,大将军他们凯旋而归,你写这些是个什么意思?”
      陆浩轩等人听着这些话眉头一皱,这就是胡搅蛮缠了,陆浩轩不悦的看了眼冉继,正欲开口训斥。
      “呵,我看你是觉得我这诗是从哪里弄来的,而不是我自己作的吧,然后想个说法让我再作一首以让你的想法证实?我说,冉兄,别总把你自己做的事情套到别人身上啊。”许知渊这时开口了,陆浩轩一听这语气,知道他自有计较,也就放由他去。
      “你说什么呢!怎么可能?我的诗可是现场作的,倒是你的诗怕是用你说的这个方法弄来的吧?”冉继炸毛了,可话虽这么说,但他脸上那一瞬被揭穿的慌张可是做不了假的,看着倒像是有点嘴硬的感觉。
      混在看诗的人堆中的左荣昌看了他的表现,不禁冷哼:“哼,蠢货!”
      “哎,也罢,看你不见棺材不落泪,那便给你开开眼!”许知渊笑眯眯地说道,心想,各位前辈,得罪了,实在是这人太贱了,我必须用你们的诗好好打打他的脸!
      众人一听,不禁也开始有些期待了,毕竟刚才这首破阵子让他们已经明白,这许知渊是有真才的。
      许知渊清清嗓子,缓缓吟出: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可还行?”
      有人抚掌称快,“好!好一个百战穿金甲,好一个不破楼兰终不还!”
      话音未落,许知渊再度开口:“晓战随军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怎样?”
      冉继睁大了眼睛,那不甘的神色迅速灰败下去,却见许知渊又开口道:
      “月黑雁飞高,西夷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如何?”
      许知渊顿了顿,环视众人呆滞的脸色:
      “烽火自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又如何!!!”
      这最后一声“又如何”声如洪钟,振聋发聩,惊醒了几个沉浸在诗境中的青年,许知渊扫了一眼那些附和冉继的人脸上震惊的神色,轻轻一笑。
      这一声“又如何”听得冉继身躯一震,随即跌坐在地上,犹如斗败的公鸡,面色呆滞,口中喃喃道:“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呢!一定是你多准备了几首是不是,一定是了!一定就是这样!”
      众人还沉浸在诗中呢,忽闻冉继的话,皆是一脸鄙夷,有人道:“许知渊出口成诗,如此大才,这冉继一脸小人样,怪不得能说出这种话来,只怕他那诗真的是请人作的吧。”
      “是啊是啊,这冉继胡搅蛮缠,令我辈人实为不齿啊!”
      听了众人的话,冉继自知失言可却无力挽回。
      许知渊不再理会冉继,转头看了眼左荣昌,左荣昌脸色不是很好,这羞辱许家的计划也有他的一份,此时算是彻底失败了,他自然很是不爽。
      许知渊走到拿着诗文呆呆看着他的人面前,点头示意,然后将诗文拿回,正待回身坐下时,突然想起了什么,抬步走回瘫坐在地上喃喃出声的冉继身前,半蹲下来,轻声道:
      “没什么不可能的,其实你说的对,皓月岂能与萤火争辉,只是很可惜啊,冉兄,我才是当空的皓月,而你?连萤火都不配!”

第三章 诗[2/2页]